村镇房屋建设中的抗震问题亟待解决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3日
- 浏览次数:6313
□姜继兴 冯玉强
在当前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建房热情高涨,但是,由于抗震防灾意识淡薄,建设方式落后,缺乏足够、及时的指导,致使亿万农民在规模宏大的建房热潮中,一味追求节约,忽视了房屋的抗震问题。而这一问题已为近年来江西瑞昌、九江、云南盐津等地震灾害所证明。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六度及六度以上的地震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在农村。显而易见,村镇遭受袭击的概率将大大高于城市。因此,我们必须对村镇房屋建设的抗震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当前村镇房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村镇房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其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管理成本高等特点,存在下列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建设分散,管理与指导跟不上发展需要。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活动的相对独立性,村镇房屋建设仍然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即一家一户独立建设。这种分散建设导致房屋建设材料不一,形式不一,质量不高,投资浪费。另一方面,村镇建设监管严重缺位,监管体制和方式落后。大部分地区乡镇人民政府的建设管理部门没有明确对村镇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的职能,监督检测条件差,对于房屋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没有能力按建设程序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同时,由于村镇中缺少必要的技术人才,无法对大规模的、分散的房屋建设进行有力的技术指导,特别是房屋防灾抗震技术的指导。
(2)新村规划未充分考虑防灾抗震问题。由于在村镇规划中未考虑抗震问题,部分村镇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选址不合理,房屋间距过小,道路过窄,共享性差,加重了地震的次生灾害,也给震后的救灾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无正规设计。大量的村镇房屋以农村工匠的传统经验进行建造,没有考虑建筑物的抗震防震问题。
(4)无正规队伍施工。当前,在广大村镇建设市场上,建设队伍主要是农村土生土长,农闲时放下锄头的泥瓦匠,不但技术不过硬,也没有经过必需技术培训。他们用传统的建筑技术为一家一户的农民建房服务。房屋结构是否具有抗震能力,完全依赖于工匠施工经验是否丰富,操作技术是否过硬。
(5)建筑用材质量差。目前,大量不合格、劣质建材充斥农村市场,部分建房户为省钱,使用劣质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在村镇房屋建设中使用的不合格建材占较大的比重,埋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
解决村镇房屋建设抗震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村镇房屋建设涉及土地规划、村镇管理、建材生产销售、经济消费水平、人文环境、生产生活习惯等,因此,应当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采取简便易行、经济可靠的抗震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害。
(1)强化规划管理,加快旧村镇改造步伐。现今所进行的村镇建设绝大多数是在旧村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迁村并点、移地新建的更为少见。在建设指导方针上,只能是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4方面强化规划管理,提高村镇房屋抗震能力。
一是选址合理。建设场地的选址,应遵循4个原则:①要避开非岩质的陡坡,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②要避开活动断层,可能发生滑坡、山崩、地陷的地段;③要避开饱和沙层、软弱土层、硬软不均的土层;④要避开靠河流古道两岸的地区。上述原则,在旧村镇基础上改建新村镇也应尽可能遵循。
二是完善村镇对外交通,电力通信设施。
三是在调整完善村镇建设规划当中使村镇规划更科学,布局更合理;使村镇内部设施配套,道路畅通,具有较强的抗震自救能力,将灾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四是通过规划管理,加快旧村镇的改造,使村镇公共福利设施具有相应规模,使村镇的房屋建设逐步走上专业化施工的轨道,进而过渡到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高层次村镇建设阶段。
(2)提高设计水平,改变传统建筑方式。设计是房屋抗震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设计是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前提,尽快提高设计水平,满足村镇建房需要,是当前村镇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为村镇房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村镇建设工作者和设计人员要向农民提供抗震技术服务,使村镇房屋建设有所遵循,按图施工,确保房屋的抗震能力。
第二,推广合格建材、新技术,改变传统建筑方式。通过合格建筑材料的推介,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杜绝劣质建材的使用,逐步不再使用落后的建筑材料,改变传统的、抗震性能很差的建设方式。推广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经济有效的抗震措施,针对现有房屋的薄弱环节提出简便易行的加固方法。
第三,普及抗震知识,使农民掌握简便易行的抗震技术。
(3)加强村镇建设市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首先是农村建筑队伍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建筑企业承揽村镇建设工程的范围,积极鼓励有关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开拓村镇建设市场。对于零散的农村工匠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和从业资格管理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引导建筑工匠自愿结合,形成工种配套齐全的个体建筑业主,使其经营行为更加规范,施工组织更加合理,并适时引导其向成建制劳务企业发展。其次,应该切实建立和完善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明确村镇房屋建设开工的审批程序,建立相应的巡查报告制度,明确人员、机构及其职责。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从根本上解决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从而提高村镇房屋的抗震能力。
村镇房屋的抗震不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包括经济、政策、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采取经济、管理、技术等综合对策,从整体上提高村镇房屋建设抗震能力,造福于农民。(作者单位:山东省建筑管理局;沂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来源:中华建设报
- 震灾呼唤村镇房屋现代化
- 工程院院士:中国房屋设防烈度偏低
- 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积极采用隔震技术
- 新疆980万农牧民住上抗震安居房
- 西藏加强农牧民安居工程抗震设防监管
- 西藏将投入5亿多元改善5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
- “五千元改厨改卫行动”研讨会召开
- 建筑抗震加固引入“后续使用年限”
- 关于印发《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推广目录》的通知
- 长沙48小时拼装15层楼 可抗9度地震用200年(组图)
-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国标图集和示例面世 校舍抗震加固有据可依
-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在四川灾区房屋加固中应用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助力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 北京开查防震级别 建筑都将有“身份证”
- 加强建筑物设防 抵御地震灾害
- 重庆市全力推动村镇建设工作
- 灾后关注:什么房子最抗震?
- 国务院要求切实提高城乡建筑物抗震能力
- 加快促进我国向建筑结构强国发展
- 第三届中国美丽乡村节暨中国小镇论坛举行
- 关于城市发展和城镇化问题
- 关于实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要求的通知
- 关于印发《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地下工程篇)》的通知
- 两部门将检查名城和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李铁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实录
- 我国持续推进村镇人居生态环境治理
-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派专家分赴各地检查 名城名镇名村不具备条件或被“摘牌”
- 四川部署“十二五”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工作
- 探讨村镇生活垃圾治理对策
-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 北京部署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作
- 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
- 关于举办11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样图》、11G329《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系列国标图集培训班的通知(南京)
- 村镇污水治理应体制先行
- 因地制宜推进村镇污水治理
-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的公告
- 推广隔震减震技术 提高建筑抗震能力
- 北京拨款对20万户农宅进行抗震改造
- 青海全面提高保障房抗震节能水平
- 北京召开农宅抗震节能建设现场会
-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 意大利地球学者:建筑差劣无抗震加重惨剧
-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法国开发署签订备忘录--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二次全体会议 齐骥主持会议
- 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组开展灾区房屋建筑应急评估
- 姜伟新在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第6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近期要抓好抗震救灾六项工作
- 规划行业行动起来支援玉树恢复重建
- 全力协助青海做好玉树灾区重建规划工作
- 姜伟新在玉树地震灾区亲切慰问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抢险救援同志
- 标准院专家圆满完成支援玉树地震灾区房屋建筑应急评估工作凯旋
- 江西赣州积极引导农民新建抗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