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住宅产业化 打造我国百年建筑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9日
  • 浏览次数:5318

     我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而与亮丽景观相伴的,却是高楼大厦出人意料的短命。
  除了一些引人关注的地标性建筑以外,还有大量普通住宅,在建成后不长的时间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提前拆除,其数量无法统计。这些正处在建筑寿命青壮年的建筑非正常“死亡”,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不久前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年~30年。而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100年。

  短命建筑造成巨大浪费
  城市记忆随之流逝
  “建了10多年或几年的房子被炸掉,有的建成后还未使用就被炸掉,这些仍然能够长久使用的建筑变为废墟,无疑对资源和环境都是一场灾难。”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以南昌五湖大酒店为例,据估算,酒店拆除后将留下4万吨建筑垃圾,将占用大片垃圾填埋场地。正是在这场拆了建、建了拆的运动中,我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的同时,我们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
  短寿命与资源高消耗并存,已成为我国建筑产业的一大通病。同时,短命的建筑也造成大量投资付诸东流。建设花钱、拆迁花钱,重建更是花钱,如沈阳夏宫当年投资即超过2亿元。建筑过于短命也造成了城市记忆的缺失。“我们现在能找到的历史悠久的建筑,全部是古人留下来的文物,建筑寿命这么短,我们怎样靠建筑来保存民族发展进步的记忆?”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说。而反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同为50年,但平均使用寿命却长得多。如英国、法国、美国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80年,城市里百年老屋随处可见。

  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建筑短命
  但寿命仍偏短
  “土木之工,不可擅动。”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重要建筑思想。为什么如今的建筑用不了多久,就面临被拆为废墟的命运呢?质量往往并不是这些建筑提前被拆除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投资巨大、引人关注、建设过程中屡屡获奖的地标性建筑,极少因建筑质量出现问题被拆。客观上,我国当前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筑的新陈代谢速度快有一定的合理性。“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发生了转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燕辉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多数建筑尽管在当时很不错,但以现在人们的需求来衡量,在功能、舒适度上已经比较落后。
  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旧城改造扩建,也成为部分建筑短命的重要原因。刘燕辉介绍,在城市化进程中,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及其生活居住需求,城市不得不拆除一些旧城片区,重新建设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项目涉及的区域内,不可避免地要拆除一些建成时间不长的建筑。即便如此,我国现在的建筑寿命依然偏短。专家认为,建筑功能不完善,并不一定要拆,可以通过改造、维修完善建筑功能和舒适度。之所以选择一拆了之,其背后还有很多深层次原因。
  不可否认,在遭到提前拆除的短命建筑中,也有因质量问题和缺乏高质量维护而被迫拆除的。如北京市近日要求某开发企业拆除刚刚建成的某小区保障性住房,就是因为建筑质量出现了严重问题。
  “抛开人为因素,建筑的寿命主要取决于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与此息息相关的是施工用料的质量和工程设计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说。
  质量对建筑寿命的影响能有多大?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百年住宅的建设构想,建设房屋时使用的都是标号40以上的混凝土,而我国大部分短命建筑使用的都是标号20的混凝土,仅此一项差距就使房屋至少短寿十几年。
  “相对于现在人们对建筑品质的需求,我们传统的建设方式已经落后了。”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表示,在传统的建设模式下,建筑不仅寿命短,而且往往伴随着低舒适度和高能耗。

  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城市建筑应树立可持续理念
  怎样才能改变一些地方对新建筑说拆就拆的状况?“哪些建筑该拆,哪些不该拆,不应该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应该有明确的标准规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介绍,国外有业内专家成立的委员会,包括建筑、规划、文物、文化等行业的权威人士,共同论证以决定是否允许拆除某个建筑。对于某些重要建筑的拆迁,甚至可以举行听证会。而我国现在缺乏这样的模式,仅做到了对挂牌的文物拆迁一票否决。
  同时,有专家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法规,严厉禁止没有质量问题的建筑提前被拆毁,也应该对违规拆除短命建筑的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从宏观方面看,规划应该成为引领百年建筑的龙头。首先应该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并在城市规划阶段细化建筑的寿命。
  庄惟敏表示,按照城市功能的不同,建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志性建筑,包括文化建筑、命脉建筑等,这些建筑需要有很长的耐久性。相对应的另一类是背景建筑,一般是民用住宅和普通商业建筑,这类建筑需要根据不同级别来规定使用年限。这种分类,方便在拆迁论证时有据可循。
  建设部原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刘志峰认为,要从实质上遏止中国建筑的“英年早逝”,还要切实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的执法力度。与此同时,要建立建筑拆除的法定程序,明确拆除条件,切实做到建筑拆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表示,中国作为当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背后,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失衡的矛盾也逐步凸显。必须摒弃过去错误的发展思路,在根本的体制机制上有突破、有变革。要按照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领城市发展的脚步,让城市有喘息的机会!

  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住宅产业化
  打造长寿命、高品质的百年建筑,除了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外,还需要转变生产方式,刘志峰认为关键是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
  所谓住宅产业化,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这样的房屋建成后,不仅节约资源能源,而且方便建筑的维护和改造。
  据悉,住宅产业化在日本、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起步较早,产业化程度较高。在住宅产业化较为发达的瑞典,80%的住宅采用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在美国,住宅构件的标准化、商品化程度几乎达到100%。这也成为发达国家建筑寿命普遍较长的重要原因。
  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实践者,上海宝钢钢结构等企业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住宅产业化所提倡的理念。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采用工厂化、标准化、精确化的工艺,建筑的所有维护改造,都可以通过更换部件实现,从而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寿命。尽管有了一些先行者,但住宅产业化在我国的发展进度仍然较慢。刘志峰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证、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相应的工作机制。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修龙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加大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力度,一是通过宣传引导,使消费者和开发商理解全装修住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出台强制性成品住宅验收标准,把设备的质量和节能减排的效益纳入质量评定范围;三是调整税收政策,以鼓励开发商建设成品住宅;四是培育和完善全装修住宅产业链。刘志峰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从而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打造中国的百年建筑。
 

来源:中华建筑报

更多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