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一五” 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翻番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3日
- 浏览次数:5413
日前,西藏自治区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完成调试,这标志着我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不断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城镇污水处理事业驶上了快车道。
“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目标已基本实现
截至2010年6月,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389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15亿立方米/日,分别是“十五”末期的3倍和2倍。西藏自治区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昌都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其中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海南等省、直辖市实现了所辖县均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城镇污水处理的目标,要求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500万立方米/日,新增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300万吨/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目前,“十一五”规划中有关城镇污水处理的相关目标已基本实现。
我国有望成为污水处理能力最强的国家
污水处理已成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主要手段,污水处理设施对减排污染物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9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达到279亿立方米,是2005年的1.9倍;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5.25%,比“十五”末期提高23个百分点;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达到76.6%,比“十五”末期提高11个百分点。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建成第一座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从2000年开始,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开始加速发展,城镇污水处理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10年累计增长145%。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有1929个,可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4900万立方米/日。在建和已建项目的污水处理能力可达1.6亿立方米/日,基本上与美国的污水处理能力相当。我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污水处理能力最强的国家。
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近两年,各地抓住保增长、扩内需的契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针对污水处理工作的特点,明确了各地政府是城市污水处理的责任主体。建立并完善污水收费制度,根据保本微利原则,逐步提高征收标准,加大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在中央预算补助和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公平、公开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和特许经营制度,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效益。遵循“政府建网,社会建厂”的原则,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来源:中华建筑报
- 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全面加速建设阶段
- 我国“十一五”水污染专项规划实施进展顺利
- 贵州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 长春污水处理率超发达国家水平
- 水专项两个主题项目“十二五”实施方案编制启动
- 水专项两个主题项目“十二五”实施方案编制启动
- 应对暴雨洪涝灾害 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
- 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将一年一考核
- 第二季度新增19个城市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
- “十一五”百亿研发经费支撑节能减排
- “十一五”期间我国住房保障驶向“快车道”
- 无障碍建设城市迎大考 年底前全面开展检查验收工作
- “十二五”我国将构建饮用水安全多级屏障
- 我国“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实现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召开送审稿审查会议
- “十一五”期间 100个城市争创无障碍之城
- “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1670多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高层建筑生活排水可浇灌城市园林
- “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基本实现 “十二五”: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 “十一五”末我国可再生能源呈跳跃式发展
-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结硕果
- 我国将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提高应对极端气候能力
-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全部开工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召开送审稿审查会议
- 北京5年内更新中心城所有排水管线
- 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工作的通知
- 我国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 部分城市污染较重
- 破解二次供水困局的创新思维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结硕果
- 专家解读中国水危机
- 中央财政下拨116亿元用于水利建设
-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 “十一五”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取得突出进展
- 世界水论坛通过《部长级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