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灾害法规体系形成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1年5月23日
- 浏览次数:4961
□钟文
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据悉,我国目前关于防灾减灾的法律包括水法、防沙治沙法、防洪法、气象法、防震减灾法、森林法等;行政法规有《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防汛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共计30余部。
此外,我国还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等一些减灾的专项规划,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减灾救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关于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法律法规开始逐步建立起来。总体而言,我国是一事一法为主,防震、防洪抗旱、防震减灾、防沙治沙、气象、消防等方面基本上都做到了有法可依。在相关法律规范的推动下,近年尤其是“5•12”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也得到了同步加强。据民政部介绍,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地市,98%的县、89.8%的乡镇(街道)、55.4%的行政村(社区)制定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由国家减灾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涉灾部门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军地合作、良性运转、专家积极参与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基本形成。
来源:中国建设报
相关内容:
- 北京将出台首部建筑使用安全法规
- 我国建筑遮阳产品标准体系将初步建立
- 2010年上半年我国重大灾害频发 灾害损失巨大
- 多项建设领域法律法规8月起施行
- 目前我国有近70%的城市受到各种灾害威胁
- 应对暴雨洪涝灾害 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
- 复合灾害频繁重建须考虑岁月考验
- 灾后关注:什么房子最抗震?
- 勿轻视自然灾害 建筑防损很重要
- 为“住有所居”的庄严承诺 我国着力构建住房保障体系
- 多项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法规本月起开始施行
- 中国首个《当代中国住宅技术研究》体系发布
- 我国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示范评价取得阶段性成果
-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 2011年7月全国地质灾害同比减轻 警惕8月地灾高发
- 《2010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图集》正式出版发行
- 灾害风险综合研究国际会议召开
- 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发布
- 国务院批复《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
-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已覆盖全国八成山地丘陵县
- 住建部拟就建筑业诚信评价体系全国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