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传播要有遗产之思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1年9月26日
- 浏览次数:4830
□金磊
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2011年8月8日,系列出版物《中国建筑文化遗产》首发式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高度评价它的出版价值,认为“正如同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样,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肩负着城市、建筑、设计、创意互动的文化传播责任。”
从人类建筑的起源看,建筑创造着奇迹,如中国的万里长城、故宫、赵州桥,埃及的金字塔、太阳神庙,玛雅人的巨石建筑,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伦敦的白金汉宫,乃至古罗马、古希腊的教堂宫殿等令人自豪的建筑,都是艺术与科技的结晶,都是人类科技史、艺术史上的一个个飞跃。然而,由于中国建筑文化知识普及的滞后,对这些不朽之建筑佳作并未上升到科学文化的层面来认识,以至于不仅公众的建筑文化认知水平不高,在学界也有诸多偏见,认为建筑趋于艺术类,建筑属科学技术的边缘。为此,借辛亥革命百年,向社会传播中国科学与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建筑作品以及建筑师的“故事”,是颇有意义的。
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文化传播是个大课题,这不仅涉及到对建筑文化、事件、人物、作品、思想等的认知,还有中国建筑的世界认知或世界建筑的中国认知等命题,涉及建筑传播的方法与方式,还有对建筑传播对象的思考。事实上,我国近现代建筑保护工作由来已久。1960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61年3月发布了1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涉及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32处;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共计250处,从此原来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被“近现代重要史记及代表性建筑”取代;2006年,国务院批复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11年即将通过的第七批国保单位更是加速了全国各地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进程。可问题是:人们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视角过多地集中在古代建筑上,而对百年近现代建筑缺少系统的保护思考,似乎认为凡是新近的建筑是容易且简单的,还出现了不理想建筑即拆即炸的大量案例,以至于在全国连续发生了寿命低于20年的建筑被毁的事件。
普及建筑文化教育是要有遗产之思的,即要见物见人见思想。著名学者张钦楠曾说,中国历史上对建筑师的轻视,倒不是受“读者中心论”的影响,而是一种轻视技术、轻视工匠的陋习在作怪,本质上是否定建筑文化的意义。即便到了现代,建筑师职业虽有了相当的认可,但在不少地方仅将它认作为一个工程师分支。事实上,建筑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向社会发出强烈的信号,因此人们称呼它是“时代的镜子”、“文化的影子”,凡卓越的设计几乎在建筑的每个角落都在传达着信息。如果说建筑在谱写历史,不如说是建筑师用他的哲学观、文化修养、艺术情绪等创造着历史。
以中国明代都城和宫殿与同期的世界建筑相比较后,梁思成将中国明朝以后的宫廷木建筑归纳为“僵硬时期”,与唐代的“豪劲”、宋代的“醇和”共组成中国三大建筑特色期,明南京城建筑严格按《考工记》规划,其格式成为后来北京城的样板。朱元璋后,明王朝迁都北京,其主要建设及规划者有策划者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皇家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代表蒯祥(1397年~1481年),除宫殿宫府外,他还负责皇陵的建造,而阮安的设计则包括北京的九大城门、城池、宫殿、宫府及河道疏通等。作为时代的对比,当中国明王朝建筑走向保守之际,欧洲却出现了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纵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其经典项目体现在15世纪佛洛伦萨建筑师布鲁莱内莱斯基设计的圣洛伦佐教堂和佛洛伦萨大教堂屋顶,此阶段意大利建筑师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人们已不再像古埃及或古希腊那样,将建筑师看做是能够“通神”的特殊人物,而是对其在科技与艺术上的天赋倍加推崇。到了19世纪中叶,在中国的满清王朝陶醉于自己的“康乾盛世”,不顾鸦片战争中的败仗、斥巨资建造北京“三山五园”时,大英帝国则用技术含量更高的建筑来表现自己的辉煌。它用的是象征永恒统治的石造实体构筑,1851年世界博览会建造的“玻璃宫”就是体现其工业和技术成就的建筑形式。尽管在那些热衷于“永恒”的新哥特或新古典主义的标志建筑人士的眼中,玻璃宫不过是一座临时建筑而已,但1887年至1889年建造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正是玻璃宫生命力风格的继承与发扬。
2011年10月10日将迎来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在海峡两岸现有的20世纪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建筑或遗址记载着这段波澜壮阔的史诗。在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有70%的项目是1900年~1937年建成的,成为中国极有代表性的20世纪遗产;武汉市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武汉三镇的辛亥革命烈士公墓和名人之墓多达11处,更重要的纪念建筑有:红楼、辛亥首义广场、起义门、楚望台、昙华林、蛇山辛亥公园、孙中山辛亥铜像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辛亥革命遗产建筑被“淹没”在高楼大厦中,这不仅是因为缺少对历史遗迹重要性的认识而产生的忽视,更是对建筑文化的漠视所致。为此,我认为,当下普及建筑文化教育可以辛亥百年中国建筑的发展轨迹为线索,向上下延伸进行建筑文化遗产的普及活动。应开辟“建筑文化遗产知识”园地,它将涉及建筑文明的兴衰、中外建筑文化的表现、建筑与园林及相关艺术形式等,涉及建筑与文学、建筑与绘画、建筑与摄影、建筑与雕塑,更涉及建筑文明的诸多断想,甚至涉及城市与建筑的战争或灾难文化,讲述建筑背后的一个个故事等。可以想见,经过这些努力,将有助于国民增强对建筑科学与文化共同性的认知,更有助于建筑知识的普及。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