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曝亏41亿股价暴跌 被指国企顽症是主因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0年10月27日
  • 浏览次数:4703

     中国铁建(601186.SH;01186.HK)25日晚间公布其沙特麦加轻轨项目发生大额亏损,预计总亏损额预计高达41.53亿元,昨日拖累其H股A股复牌后股价暴跌。

  25日中国铁建A股H股双双停牌。26日复牌后两市股价齐跌。截至收盘,中国铁建H股跌13.71%报9.63港元,成交1.33亿股,成交金额12.92亿港元,盘中最多曾挫14.34%至9.56港元,创逾4个月来股价新低。沪市A股则收于7.59元,跌幅5.24%。

  中国铁建25日晚间公告宣布,公司承建的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项目因在实施过程中,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工程量大幅增加等原因,预计总亏损额高达41.53亿元。

  据了解,2009年2月10日,中国铁建同沙特阿拉伯王国城乡事务部签署了《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合同》,决定采用EPC+O&M总承包模式,由公司负责三年的运营和维护。该轻轨项目是自2008年6月中沙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协定》之后的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

  当时的公告称,合同总金额66.5亿里亚尔,折合人民币121亿元。还特意注明“约占本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07年营业收入的6.81%。”但不曾料到,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总收入超过了总预算39.99亿元,再加上财务费1.54亿元,共亏损达41.53亿元。

  公司给出的解释为,“项目签约时只有概念设计,但业主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及工程量的增加,于是总成本逐步增加。”还有,业主对该项目的2010年运能需求较合同规定大幅提升、业主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业主为增加新的功能大量指令性变更等等。为使项目主体工程按期完工,于2010年11月开通运营,公司下半年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而对于那40多亿的亏损,公司希望同业主商谈相关索赔和补偿。

  针对巨亏原因,一位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对记者表示,这可能因为前期勘探了解不足,和对国外政治经济环境认识不够。对于索赔和补偿的事宜,还需要具体看当初合同是如何认定,特别是相关国际法、当地法律法规的内容,并不在金融投资讨论范围内。

  对于此次中国铁建的突发消息,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认为,中国铁建的订单在千亿记,区区40亿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并且中国铁建业务分国内、国际两块,随着我国对高速交通的要求,国内铁路建设投资必然加速。在海外,公司已经在沙特、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有业务。一次投资失误不影响发展。

  另外有分析师认为投资者不必过于惊慌。他以室内装修做比喻,称“个人装修也存在阶段性调整,大型项目预算增加也应当在可接受范畴之内。况且大型国企有国家背景,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不必担心。”

  本报记者 刘夏

  一家之言

  国企顽症是中国铁建巨亏主因

  10月25日晚间,因重大事项停牌的中国铁建,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公司在海外的巨额工程项目面临高达41.53亿元的亏损。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铁建2009年的净利润为65.99亿元,如果上述亏损金额坐实,将对其2010年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中国铁建对亏损的原因作出一些解释,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一、项目签约时只有概念设计,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数量大幅度增加。二、业主大量指令性变更导致项目工作量和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计划工期出现阶段性延误。三、“按2010年9月30日的汇率折算”,即人民币升值增大亏损。四、“由于该项目社会影响重大且受到两国政府高度关注,为确保工期进度,公司下半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了项目主体工程按期完工,满足了业主有关2010年11月开通运营的要求。”

  现在只听到中国铁建的单方面解释,事情究竟如何,还静待事态发展。不过,就中国铁建给出的解释,需要提出一些疑问。

  实际工程量大大超过预计工程量,这就说明预计存在较大失误。这既需要追究具体工程人员的责任,也需要追究工程领导、公司领导、拍板签约领导的责任。

  业主在工程建设中提出新的要求,承建方理应得到业主方的追价款。这是市场规则,也是国际惯例。而现在中国铁建公告说:“到目前为止,公司仍在就上述变更索赔事宜与业主协商,尚未获得业主的批准。”

  至于说到因人民币升值而亏损,首先中国铁建在对外做生意时,应该有汇率变动的概念;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在这41亿多的巨额亏损中只占到1000多万。

  因此,中国铁建对巨额亏损给出的解释,还不能充分说服股东。相反,在这样的解释中,不难发现中国大型国企的一些固有的毛病——投资前风险意识不足、项目运作中更多依赖政府力量而非市场规则、缺少责任追究制度等。

  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已经很多了,但失败的例子不少。而一些遭遇挫折的大型国企居多,还没有把市场规则沁入到骨子里,恐怕是这些国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败因。

  郁慕湛(上海 财经评论人)

来源:新京报

更多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