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考|“3”的问题“7”的尴尬 “90”的梦想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7年7月24日
- 浏览次数:3014
按国际上的一般分类方法:把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超过14%作为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超过21%作为进入超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中国在2001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预测中国将在2024年至2026年进入老龄社会。
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在2015年达到峰值。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19日公布的经济数据,2015年中国人均GDP约为8000美元,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均超过37000美元。在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之前,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这种“未富先老”的困境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步入老龄化的城市,197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413.9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28.8%。北京的情况又如何呢?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6.01万人,占总常住人口比例12.5%;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0.89万人,占总常住人口比例8.7%。
9073模式
“十一五规划”期间上海率先提出了9073的养老模式,即: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这也是现阶段中国众多专家推崇的养老模式。但这种模式真的足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么?我国大城市人均寿命逐渐延长,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47岁,北京人均寿命达到81.35岁。而参考美国的统计数据,85岁及以上老人,需要特护的比例为14%,需要专业机构护理的比例为8%。
同时,据北京市统计局调查,58.6%的老年人认为社区养老条件一般或不能满足要求;69.4%的老年人认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不能令人完全满意;78.1%的老年人希望开设老年餐桌并提供上门送餐服务;69.4%的老年人希望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59%的老年人希望社区开办托老所;52.2%的老年人希望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31.6%的老年人希望将来入住养老机构。
“3”的问题:总量不足 配置失衡
民政部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养老床位总数为390万张,即使根据9073的标准,还需要增加270万张床位。供需失衡,养老产业貌似正迎来最好的时代,但从实际运营情况来看,事实上这可能却是最坏的时代:全国三成养老机构亏损,多为公立养老院;同时却有近半床位空置,多为民营养老院。
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登记在册的养老机构总数388家,分为市属、区属、民办3类。北京市级公立养老院一共只有三家,第一福利院、第四福利院、第五福利院。以第一福利院为例,第一福利院共有床位1100,目前全部住满,而在册登记排队等待入住的老人过万,最早排队者2006年登记在册。区属养老机构也几乎床位全满。爆满的背后是持续不断的输血,还以第一福利院为例,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单纯依靠向老人收费,至少要将收费从现在的3000元左右,提升到5000元以上,才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而这种收费标准却是多数退休老人无法承受的。
另一方面则是民营养老院的困境,我国老年人选择养老院最常参考的三项指标按顺序是:医疗环境、交通环境、生活环境。前述市立第一福利院,自有配建医院,3公里半径内有中日友好医院、安贞医院、北医三院等著名医院;周边3条地铁线,紧邻四环和京藏高速,但同时周边又没有特别嘈杂的噪音干扰;享受政府财政支持,收费标准可控。而民间资本介入养老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城区可用地少,房价太高,加上设备、人力等支出,如想维持收支平衡,必须提高价格。若想控制成本,则需要选择郊区地段。后果就是因地点偏僻、医疗环境和交通环境不理想,或虽在城区,但收费老人难以承受,最后指向的就是高空置率。
“7”的尴尬
在《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的条文说明中提到:1.6.6由于北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以上老人已占全市人口的12.5%,预计到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5%以上,2020年将达到20%以上,因此,增加并提高养老设施指标是十分必要的。养老院从“02指标”的5万人/处调整为3-5万人/处,并提高了千人指标。此外,增设老年活动场站、托老所等设施。
在新版的《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编制过程中显然已经考虑到了城市的老龄化问题,并作了针对性的调整,但这种调整的幅度是不是可以满足需求呢?通过附表,可以看到养老相关设施的设置标准:
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具体分析下: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服务于全体居民的,并非专为老人服务且规模很小。老年活动场站是服务于区内所有老人,且由每150位老人分享20平方米,真正指向的是需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按照指标要求,居住人口超过7000人的中大型小区里配置的每千人90平方米的托老所,显然是不足的。
9073模式中所谓的90%家庭自我照顾,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在现实生活中“舟车劳顿”已成为中国大城市人群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北上广深平均每天上下班往返时间均已接近或超过90分钟,交通拥堵以及郊区居住市内工作的模式都是通勤时间长的原因。其中,北京通勤时间最长,达到97分钟。即中午回家几无可能,且即使不考虑工作强度、不考虑加班、不考虑突发事件,所谓的“朝九晚五”也会变为“朝八晚六”,也即工作日至少十小时,家中老人没有家人陪伴。
阿尔茨海默症,又名老年痴呆症。目前我国60岁的老年人患病比例为4%,65岁以上为7.2%,80岁以上20~40%。这只是各种会导致老年人部分甚至全部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病中的一种。当3%的老人采用机构养老模式,7%的老人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后,剩下的90%,真的可以家庭自我照顾么?如果需要社区投放服务,有条件么?至少,有必备的场地设施么?工作日家人出门工作后,老人的交往需求又怎么满足?围绕着千人指标里每150位老人分享的那20平方米老年活动场站展开么?
千人指标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定确实是低限,但以北京的寸土寸金,几乎所有开发商都会采用低限。更重要的是,除去近几年建设的小区,绝大多数居住区并未考虑养老设施。
来源:中国院适老建筑实验室
更多资讯请关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