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20170613:认识无障碍 共享有通途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7年6月27日
  • 浏览次数:2518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些年,无障碍设施在大中城市的公共空间逐渐普及起来,盲道、斜坡、扶手、专用的卫生间,这些设施都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便利,但是,出行不便毕竟还只是残障人士生活中的一部分困难,对他们来说,做饭、如厕等各种居家日常生活的细节都可能是一种挑战。这种种不便和麻烦,普通人恐怕很难真正体会。像湖南醴陵的黄先生,多年来一直有个心愿,就是给母亲做顿饭,坐在轮椅上的他,等这一天,等了40多年。

       一到晌午,家住醴陵市阳三石街道的黄伏生就开始准备自己的午饭了。淘米、洗菜、蒸饭、炒菜……这些,对于坐在轮椅上的黄伏生来说,看起来似乎并不难。

       让黄伏生最难忘的是,3年前,他终于能亲手为88岁的老母亲做了第一顿饭。为母亲做顿饭,是黄伏生有生以来的最大心愿:“第一次在这个地方做饭,母亲当时是病了,我用西红柿炒蛋,她吃得很高兴。她说我可以放心了,她是这样讲的。”

       因为从小腿部严重残疾,完全依靠父母照顾,这些年,黄伏生一直对他们充满了愧疚。连独立生活都有困难,这也一直是黄伏生父母的一块心病。但在2014年,转机出现了:当地政府为黄伏生家里免费进行了无障碍改造。除了低位灶台,旱厕改成了座便器,浴室装上了浴霸,各处都安装了扶手,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改造,黄伏生的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母先后离世,黄伏生依靠这些无障碍设施已经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自2011年起,醴陵市开始启动针对残障对象的无障碍设施改造试点工作,包括黄伏生在内,有120多户残疾人家庭受益。3年时间里,黄伏生家里安装上了电动卷闸门,还坐上了电动轮椅,因为能方便出家门,今年他在院子里种上了一小块菜地。

       早一天使用上无障碍设施,这些残疾人的家庭就能早一天见到阳光和笑脸。全国残联统计,迫切需要无障碍设施改造的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现在全国还有350多万。在试点的基础上,从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始,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已经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如何满足不同类别的残疾人需求,怎么能加快其家庭无障碍改造的速度呢?全国政协就此分别组织了委员视察和专题调研,带着这些视察调研成果,6月8日,全国政协召开了以无障碍环境建设为主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

       政协委员在充分调研后发现,经过包括醴陵市在内的20个城市的系统试点和探索,重度残疾贫困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已经逐步有序,有了基本标准,现在需要扩大受益面,不断提升改造的质量。

       重度残疾贫困人群的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部分。2012年6月13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各个地方也相应的制订了一些地方的无障碍建设规定,民航、铁路、信息公路等行业也建立了一些无障碍的标准技术体系。

       5年时间,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城市到农村,从公共设施到家庭,形成了一个逐步推广的态势。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步伐也受到一些限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巡视员卫明表示:“过去甚至现在,有的同志还把无障碍当成是为残疾人服务的一种设施,甚至理解成是残疾人专用的设施,在这种理念下,就造成我们很多设施,在使用起来,在建设起来,有一些困惑。”

       而在这次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无障碍设施的“共建、共享”理念达成共识:这是一个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涉及到全社会的一件事情。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认为:“从生理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在生命周期当中的某一个阶段,或者说某种特殊情形下,我们都是处于有障碍的状态。有一个坡道,小孩走起来就很方便,年轻人平时不需要,但是在负重的时候,有坡道就会帮助我们很顺利地实现我们的目的。老年人眼睛视力,他的这种行走的能力,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在这种情况下,他也需要无障碍环境。”

       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无障碍建设不仅仅只包括盲道、直梯、扶手等大家熟悉的物理性设施,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信息的无障碍逐步成为无障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正在上课。老师在讲台上以正常语速讲课,身后的大屏幕上即时把她的话语用文字展示出来。

       老师讲课使用了一种特殊辅助工具,在座听课的大学生都是有听力障碍的特殊学生。这套名为“听见”的语音转换系统同步把他们听不见的声音转化成看得见的文字,跟以前仅用手语讲课相比,师生交流在速度和效率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让老师的讲课内容更加精准高效。

       这套人工智能系统不仅仅在信息无障碍沟通方面给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许多大型会议和需要速录师的场所,它都能在现场记录和同声传译工作中发挥作用。

       所有人群的通用性其实是无障碍设施理念的巨大进步和推动力,也推动了人工智能产品往信息无障碍方向发展。两位独居的老人,远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刚给他们邮寄了一件稀罕物品:超脑魔盒。

       老人使用这个语音控制遥控器,只要对着麦克风发出声音命令,电视机就能应声转换到“频道转换”、“节目回放”、“卡拉OK”、“天气查询”等多种功能上。

       对老人来说,在熟练使用电子产品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上,困难和障碍很多,他们盼望操作使用起来能够简单直接。

       吕忠梅说:“如何在全社会都能形成一种人人需要无障碍环境,人人参与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并且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公约数,这样的一种理念的树立,我觉得可能还要进一步加强。”

       为了呼吁全社会关注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加强理论研究,政协委员提议在高校设立无障碍研究专业。清华大学率先在高校中设立了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并指导学生制作了第一张校园无障碍电子地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袁周告诉记者:“如果是一个身体行动不方便的人,他提前看了这个地图,做好了路径规划,就可以很顺利地进入到楼里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即使他是一个陌生人,从来没有来过建筑馆,也能够了解这里面它的各种各样的无障碍设施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他对一个陌生场所的恐惧感就打破了,因为我们实现了信息的这种共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任庄惟敏表示:“我们就希望在这些产品研发创新层面上,真的能有所突破。再往下就是各个部门,他们能够真正地使用操作和运行我们说的无障碍这套机制,不仅仅在政策层面上给它加以规定。”

       这些年,障碍和无障碍的概念都在变。从出行障碍到居家障碍,从残障人士到人老了怎么办,从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障碍,到像不会使用信息服务这样的无形障碍,和以往相比,无障碍这个概念的范畴拓展得更大了,内涵更深了,意味着我们得用一种全新的、全纳的视角对早已习以为常的社会服务和设施进行重新设计,来建设一个更好的无障碍环境,帮助各个特殊群体克服身体上、认知上的障碍和不便,让所有人都能共享社会文明的进步。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

更多信息请关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微信公众平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