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人之慧 扬建造之髓——“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座谈会素描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7年5月18日
  • 浏览次数:2747

       建筑作为承载了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文化、传统的载体之一,蕴含着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意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这对于擘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大战略蓝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通过传统文化标志性元素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等工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座谈会,邀请专家就“如何将古人的智慧融入城乡建设”畅所欲言。

合理布局的规划智慧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从功能布局、空间组合、结构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大家认为,我国传统建筑智慧深邃渺远,古人尊重自然的理念、合理布局建筑的做法,可以传承发扬。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孙大章强调,城市规划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中国园林建设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智慧”正是当代城市规划最需要的元素。

       满头白发的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朱良文认为,古人的风水学的实质是解决建筑与阳光、地形、气候、山川、水系、树木的关系。城乡规划也应顺应这种“自然法则”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蒋培铭则以老北京城的建设为例,阐述了城市规划应尊重自然和人性、体现科学和艺术的观点。他认为,老北京的城市布局非常注重自然的引入,皇城的山水、园林,四合院的庭院,处处表达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功能分区非常明确,既有私密性又有公共性。从四合院的庭院到胡同、街市,都是从私密内向到开放外向逐级展开的。四合院属于某个家庭的私密空间,胡同是若干个四合院合属的公共空间,街市则是服务于若干条胡同的区域性公共空间,也是公共空间的节点。而这些井然有序的条和块、皇城的红与民居的灰,构成了老北京城庄重恢弘的独特气质。“这些都值得城市规划和设计借鉴。”

       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罗德胤副教授则对城市控规提出了独特见解:“古代建筑除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外,还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因此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统一性和秩序性。这种统一和秩序在城市和少数乡村通过控制边界、主要街道和重要节点来实现,在大部分乡村,以控制水口来实现,对于城乡规划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抵御灾害的建造智慧

       从古至今,建筑作为人类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居所,担负着抵御灾害、防御敌人等功能。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抵御灾害的智慧,值得借鉴和发扬。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认为,木结构建筑、榫卯节点、主体与基础分离,是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优越抗震性能的三个基本条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就像一棵大树,埋置越深建筑越结实,但遇到地震,建筑物与地壳一起晃动,地震产生的应力很容易传至建筑主体结构,造成伤害。”他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这种优越性,木材相对于钢铁、水泥,本身就具有柔性,榫卯又像人的关节一样可以活动,而以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就像放置在地面的桌子,基础和建筑主体分开,遇到地震的时候,建筑物不会产生与地基震幅相同的震动,建筑物可能会平移或结构变形,却不会对主体结构造成伤害。如果将老祖宗的智慧应用于现代建筑,是否会引发一场建筑革命呢?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王金平认为,山西传统民居窑洞,是木结构与砖石结构的巧妙结合,不仅形式多变、空间开阔,而且提高了房屋的防火性能,具有美观、坚固、实用等特点,是民间传统营造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研究利用价值。

       而陕西民居地坑院凹入地下,形成了天然的防御系统,在战争时期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同时,防水和排水体系也是地坑院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雨水灌入,地坑院中央设置垫有炉渣的渗井或渗坑,用于储蓄雨水和污水排渗。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吴吉明认为,地坑院防水和排水系统的控制汇水面积、防止雨水倒灌的“堵”、地下院落雨水的“渗”以及取材、对重点部位的防水保护等,对于现代城市建设、建筑设计都具有借鉴价值。

       “有用处才会有人学。这些优秀、精湛的建造技术只有应用于现代城乡建设当中,才能被真正保护起来,得到传承和发扬。”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取材用材的生态智慧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村庄因就地取材改善村民出行条件修建石板路而广获好评。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就地取材、高效利用是相当普遍的做法。民居建筑受限于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就地取材的方法,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建造成本,还可以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无论是在泥中加糯米坚固结构的福建土楼,还是防潮防虫蛇的傣族竹筒楼,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取材用材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朱良文说:“土、石、竹、木、草等建筑材料既方便采取又自然环保。”

       榫卯结构除了抗震外,还具有模数制和装配化的优势,容易拆卸,为以木为材的中国传统建筑提供了循环再利用的前提条件。而北京民居多采用的“核桃砖”则是废弃砖材、石材再利用的成果。“这些理念和做法,不仅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体现出我们祖先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智慧,与当前提倡的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全契合。”马炳坚认为。

       辽西北地区盛产层次分明、易于加工和砌筑的火山灰沉积岩,当地居民利用这种材料建造房屋等建筑,屋面和内墙则多采用黄泥和麦秸秆制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这种独特的营造方式充分反映了人们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智慧,对于房屋保温节能也有启发作用。”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周静海说。

       地坑院造价低廉、保湿恒温,是最古老的原生态建筑。用于建造房屋的生土具有很强的可再生性,房屋拆除后,生土可反复利用,甚至可以作为肥料回归农田。据测算,生土的加工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别为黏土砖和混凝土的3%和9%,“这是最环保的建筑材料,城市‘双修’工程应借鉴地坑院的生态理念和设计。”吴吉明说。

来源:中国建设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