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既有住宅改造需求渐显 ,日本经验可供借鉴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6年3月11日
- 浏览次数:2130
“非常抱歉啊,我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听这个公益讲座,原定设140个座位,现在来了270多人,大家坐得再紧凑点,我们还需要再加点椅子。” 2月26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百年住宅项目办公室主任贾丽,一边跟参会者说明情况,一边让工作人员赶快在不完全堵住过道的情况下加椅子。
在春节刚过这个时间节点上,可能很多人还未完全从节后综合症中走出来,而这个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联合日本UR都市机构JS综合住生活株式会社举办的首届既有住宅改造产业化技术国际论坛,吸引如此多的人关注和热情参与,着实也让记者感到意外。
而更意外的是,记者注意到,住建部从总工程师、到科技司司长等一行六七个人,也一直全程在听日本专家讲解,并在各个环节不停地提问。
既有住宅改造引关注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孙英的一席话,诠释了这个意料之外场景的情理之中。“当前中国住宅开发建设进入重要的转型期,商品房库存加大,新建建筑建设量明显下降,同时既有住宅质量参差不齐,人口老龄化加大。这样大的背景下,既有住宅更新改造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住宅建设的重要课题。但当前我国既有建筑改造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装配率低,改造技术落后,技术集成度高,未到使用年限就拆除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可持续。而这方面日本以装配式技术为基础,开展既有住宅与住区的更新改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借鉴参考的成功经验。”
“国际上的经验表明,产业化的方式应该是今后既有住宅转型升级和改造工作的重大方向。”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称。
据了解,日本UR都市机构的前身是日本公团,是日本战后唯一开发建设与维护公共租赁住宅的政府机构。特别是日本住宅主体产业化、内装产业化的经验,包括填充体可持续的最关键技术都发源于UR。
JS综合住生活株式会社是UR下属机构,专门负责管理、维护UR都市机构开发的公共租赁住宅。UR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日本建设了100万户以上的住宅,其中大概有75万户是租赁住宅。
日方也很重视与中国在既有建筑改造方面的交流,此次派出的部门也比较全面,包括综合住生活、集合住宅管理、住宅内装改造技术、住宅检查、住宅集成技术和部品等五个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讲解。
日本经验
JS日本综合住生活株式会社营业企划部部长泷川光是介绍,从1966年到2006年这几十年的时间内,日本的建筑量大幅增加。自2006年他们开始转变目标和理念,从原来关注增加建筑规模转变成提高生活质量、居住质量这一目标。
发展到目前阶段,目标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居住要放心、安全,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住宅生活;二是对住宅要进行正确的管理,并且定期维护;三是要应对多种不同住户的需求;四是要特别保证对住宅有需求的人的稳定居所。
在此目标下,泷川光是介绍,日本对既有住宅改造和更新积累了很多模式,比如老旧住宅增设电梯、住宅上下两层变成复式改造、老旧住宅减少层数、住宅平层的两户变一户等等各式各样的装修和改造。
“我们专门有技术开发研究所,针对人们每天在住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技术人员都会通过开发新技术去解决。我们也会培养装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人才。”泷川光是说。包括JS在技术方面的支撑,比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技术,外墙砖、外墙饰面诊断更新技术等等。“会根据时代发展的不同,增进技术、开发出不同的产品。不过,成本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另外,我们对现有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的时候,还会改善其功能性。”
刘东卫指出,日本关于既有住宅改造、改修、室内改造等领域形成一套非常先进的国际化理念。在法律方面也有规范,日本要求1964年以前的住宅才可以推倒拆掉,1965年以后建的住宅不允许随便拆除,只能在室内进行管线设备改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认为,通过与日方的交流,一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如何对待老旧住宅,如何对待老旧住宅在使用过程中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二是带来了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些产品不但在日本的老旧住宅改造中有很好的应用,在中国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链接:
日本住房保障有三大支柱:公营住宅、公团住宅、公库住宅。日本战后从1955年开始每年持续不断地,在主要城市大批建设公团住宅。建设机构既有政府性质,也有开发商性质,用国家资金专门投资开发建设。战后,日本中低收入的保障房大概建了一千多万套,其中一段时间出售了30%,剩余70%主要是租赁。日本上世纪70年代每一个家庭基本都有一套住宅,其实此时公团的历史使命就已经完成,后来改名为都市整备机构或者叫都市机构,承担国家城市建设、土地综合开发的工作。所以说,公团也在持续转型。
中房报记者 李静华 张俏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