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海绵城市建设的精髓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5年11月17日
- 浏览次数:2961
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但专家提醒,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是第一要义,切忌“一窝蜂”地教条主义,切忌生搬硬套。
目前,铺透水砖、修蓄水池、建下凹式绿地……,几乎成了各城市创建海绵城市的标准配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院长张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说,建设海绵城市一定要深入研究具体城市的降水、土壤污染程度、地下水等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地开展,在设计、建设和管理中都要强调精细 化。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磐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渗、滞、蓄、净、用、排”这六字方针,并不是要完全照搬、都来一 遍。以下凹式绿地为例,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做,在岩石的地面怎么做下凹式绿地?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也不适合做。在贵州等地喀斯特地貌的城区更不能做下 凹式绿地,那种地质要做的是不能让水溜掉,而不是下渗。如果一个小社区施展不开,也没必要大兴土木地修建蓄水池,可以在小区里设置多个塑料集雨罐收集雨 水。蓄水池一般修在地下,取水时需要用动力抽取,而集雨罐取用水就不需要没有额外的成本。
下沉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毫米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王磐岩说,如果机械地理解下凹式绿地,是不是所有的公园都要下挖地面?公园里的山是不是也都不能要了?别忘了,山也是能滞留雨水的!
王磐岩强调,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和气候千差万别,各地自然禀赋不一,城建基础不同,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所在城市的基底,因地制宜, 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建设方案。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提高城市“海绵体”规模与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河湖水系、生态体系,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 征。对传统粗放建设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给予恢复,保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治理水污染,水系疏浚与联通,水陆统筹、地上地下统筹。推行低影响开发, 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留足生态用地,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积存净化。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有专家就曾指出,北京是否适合推广下凹式绿地就值得考量。一方面工程量较大,把现有的绿地改造成下凹式,需要把地表的植被挖掉,取走部分的土。由于北京 的土质渗水性不好,还要加铺透水层来进行改良。另外,北京的雨量偏少,绿地多需人工浇灌,改造后土层保水性降低,还得增加耗水量。
中国水科院 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建议,其实有个相对简易的方法,不用改变绿地现状,沿着绿地摆一圈高约20厘米的砖,形成一个浅浅的蓄水池,积蓄的雨水可以慢慢回补地 下,也可以在靠近排水管的地方设置一个挡板,等暴雨过去,将拦蓄的雨水排出,既削减了洪峰,又避免伤害植被。
张全表示,虽然国家政策鼓励海绵城市的建设,但是海绵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目前我国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各类相关专项规划中如何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和要求,是一个难点。
海绵城市的建设要从城市规划入手,需要顶层设计,系统考虑。各地如何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制定规划管控制度,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重点要考虑的问题。规划管控的成败,将直接决定海绵城市试点的成败。
要注重人才培养,引导专业人员在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追求精细化。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水文、气象、排水、园林等多个学科、多个方向的知识,相关方面的人员需要加强学习。防止不加消化地照抄国外技术和经验,要建设有中国智慧的海绵城市。
谈到技术,王磐岩坦承,现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并不能说都已经解决了。比如,耐水植物的筛选以及苗木的供应问题,就没有完全解决。
张全说,现在海绵城市概念虽然很热,但宣传还是不够。他们曾做过调查,一个城市里知道海绵城市这个名字的市民还不足一半。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市民的参与和支持,海绵城市就不可能真正地建好。他提议,可以搞搞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竞赛,让广大市民参与,发动民众贡献智慧。
王磐岩和张全都强调,部门之间的协同很重要。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发改、财政、规划、建设、园林、水利、交通、城管、国土、房管等很多部门,需要各部分摒 弃自身“小利”,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利”,齐心协力,多出主意、少些冷嘲热讽。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来源: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