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路 试点开路——示范推进《绿色住区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5年7月29日
- 浏览次数:1643
□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刘志峰
绿色住区是我国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在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绿色住区就没有绿色城市,没有绿色城市,就谈不上整个国家的绿色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多年,但绿色住区标准在我国还属空缺。去年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简称人居委)主持编制的《绿色住区标准》,是我国住区领域的首部协会标准。自去年10月在全国实施以来,通过标准引路、试点开路、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得到了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但从整个行业的推广看,还需要做进一步努力。
绿色住区共建项目是人居委发起的一项全国性品牌示范活动,也是深入推广《绿色住区标准》的具体实践。试点和共建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住区品质提升,有利于城市环境美化优化,有利于为广大群众提供绿色健康、幸福愉快的生活环境。
绿色住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住区好处很多,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绿色住区顺应了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当前,房地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外部看,我国经济已经告别了传统粗放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旧常态,进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常态。同时,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行业内部看,房地产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积累后,已经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时期。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各种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整个行业正在由过去“圈地建房、坐地升值”的快速扩张模式回归到房地产服务业的本质。“大浪淘沙始见金”,对于那些长期致力于住宅产品提升和服务体系搭建的企业,现在到了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期。
二是绿色住区迎合了群众对住房品质和优良服务的更高要求。
绿色住区不单是为了绿色而绿色,不是为了给住区贴上一个简单的绿色标签,而是涵盖了居住环境资源利用、开放街区、步行交通、商业布局、人文创新、住区多样性以及提供就业机会等一系列内容。它使住区开发项目有机地融入到城市当中,与城市的其他设施、功能产生了相互联结的作用,同时,绿色住区产品的深耕和细化,也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附加值、增加值,在当前房地产转型过程中,是一种软实力、创新力。
三是绿色住区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更能顺应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
归根到底,所有的建筑节能技术都只是一种手段,所有的建筑形式、住宅设计都只有一种产品形态,房地产业提供的终极产品不仅仅是一栋栋单一的建筑和住宅,也不仅仅是美好的居住环境,而是拥有丰富内涵的绿色生活,是房地产创新发展、健康发展的方向。从现在看,绿色住区建设不仅强调建筑节能系统的优化整合,强调住宅生产方式的产业化、集成化,更从居住者、消费者的感受出发,关注人的需求和居住生活方式的变化,为居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绿色生活。绿色住区建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绿色技术,已经由狭义的“绿色技术地产”向广义的“绿色人文地产”转变,融入了比住区规划体系更丰富的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等要素,实现了从生产产品到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和升级。
示范推广绿色住区标准和项目成果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房地产开发不仅仅是简单的开发行为,而是城市发展的资源整合平台、服务平台。房地产企业除了要满足和服务于城市的发展功能、生态环境,也要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作用,提高资本效率、技术含量和产业附加值。而《绿色住区标准》恰恰就强调了将住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融合,较之于已有的标准体系,其各项指标要求更高,更强调引领和提升作用,从传统的项目开发视野扩大到城市视野,倡导绿色住区建设直接参与城市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对城镇新建住区、生态城区、产业园区、城镇更新改造、小城镇绿色生态项目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绿色住区基础上,还可以发展养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增值服务业,让房地产业进入更大的蓝海领域。
《绿色住区标准》实施以来,得到了行业、企业的支持,但真正要将标准转化为生产力、创新力,关键要看项目实践。这次共建项目选择将示范基地放在当代置业集团,不仅是因为当代置业是我国较早从事绿色住区事业、取得绿色住宅发展成果的企业,也因为当代置业的企业发展理念与《绿色住区标准》倡导的几个核心理念比较吻合。
据我了解,当代置业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绿色、舒适、节能,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营造绿色生活方式,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环保的居住体验。尤其是企业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众筹平台、家居智能化、能源自控、社区物业等,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我相信,此次人居委与当代置业合作,不仅促进了《绿色住区标准》在各地的实施,也将推动绿色住区在其他城市加快发展。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加入到绿色住区的共建行列中来,加快《绿色住区标准》的应用。实践证明,绿色住区不仅仅是城市的美化窗口,也是城市的品牌形象。
来源: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