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绿色城市 推动建设美丽中国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5年6月11日
  • 浏览次数:1728

  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今年国家将启动包括新型城市建设在内的三大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加快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美丽城市。这是国家层面推进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系列战略任务的具体举措,标志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绿色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规划绿色城市,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规划。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推进绿色建筑规划是建设绿色城市的应有之义。
    一是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根据颁布实施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保”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建筑,必然要以“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的绿色建材为支撑。要做好绿色建材发展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培育发展壮大一批新型复合墙体、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节能玻璃、环保装饰、节能门窗等绿色建材产业,为绿色建材推广奠定坚实基础。要遵循建筑工业化发展规律,推动建筑构配件预制化、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建筑工厂化、模块化、规模化组装,降低建设能耗,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工期和投资。要扩大绿色建材的应用范围,在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项目、保障性住房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提高绿色建材在商品房和农村住房中的应用比例。
    二是提高节能建筑规模效益。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7%左右,无论是新建建筑还是既有建筑,节能潜力巨大,而在整个建筑能耗损失中,通过建筑围护结构散失的能量占绝大部分。要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鼓励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提高建筑保温隔热功效。同时,进一步加大粘土实心砖禁止使用力度,切实保护土地、节约能源。要抓好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监管和落实,创新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和日照条件,重点强化在建筑施工和装饰装修等阶段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节能标准执行率。要开展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既有建筑在总建筑面积中占绝大多数,能耗比新建建筑也要高得多,只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取得成效,建筑能耗才能大幅度降下来。以建筑门窗、外遮阳、围护结构、供热系统、节能照明等为重点,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是完善绿色建筑标准认证。日前,新修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下一步要强化督促检查,抓好新标准的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涵盖方案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重点加强对施工、验收和运行使用阶段的评估认证,确保以“四节一环保”为特征的绿色建筑真正落地生根。要加强分类指导,完善住宅、办公楼、商场、宾馆的评价标准,出台学校、医院、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的绿色指标,制定覆盖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的建筑能耗限额和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限量标准。要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示体系建设,推行第三方评价,强化绿色建筑评价监管机构能力建设,严格评价监管。
    科学编制绿色生态规划。绿色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没有绿色的规划就没有绿色的城市”,编制绿色城市生态规划,是建设绿色城市的必要前提。
    一是合理划定生态红线。生态红线是维护生态安全的“生命线”、维护公众健康的“保障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线”。科学合理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是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要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生态红线管控机制,重点开发区域集约高效开发,限制开发区域做好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禁止开发区域要停止一切非法开发活动。要注重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扩大城市绿地、园地、林地等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承载容量。要合理规划沿河沿路城市生态廊道,积极推进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生态转化利用,建设绿色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是加快推进生态治理。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维护群众生态权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扎实推进大气综合治理,实施“蓝天行动计划”,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整治,控制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推动区域联防联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要全力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加强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加大地表水、地下水治理力度,确保居民饮水安全。以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为目标,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要加快推进垃圾综合治理,以餐厨垃圾分类处理为突破口,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目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有效对接。加强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的综合处置,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实施全过程监管。要积极推进土壤综合治理,加大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治理修复,实施森林、湿地保护与修复。
    三是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绿色城市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挖掘、培育、弘扬生态文化。要把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树立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共同理想。要积极创建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体育中心、休闲广场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要积极开展系列生态创新活动,结合生态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广泛开展生态区(县)、生态镇、生态村、生态园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以每年的“节能宣传周”、“全国土地日”、“世界水日”、“地球日”等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生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增强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理念。
    健全完善绿色能源规划。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从2013年的53.7%提高到60%,城镇化率每提高1%,能源消费至少会增长6000万吨标准煤。未来6年间,新增的能源消费将超过3.6亿吨标准煤。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占全世界比重的22.4%,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破解能源和环境约束瓶颈,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大量使用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是根本出路。
    一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当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超过90%,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会越来越大、节能减排的形势刻不容缓。加大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城新镇天然气管网覆盖率,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在城区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以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太阳能屋顶发电系统为主要内容,扩大城市光伏发电规模。根据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重点发展垃圾发电、沼气发电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支持农村规模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鼓励发展户用沼气池。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推广应用浅层地源热泵空调制冷、采暖示范工程,逐步提高热泵系统在城市热水中的比重。
    二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是撬动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是缓解环境压力的重要抓手。要抓好工业节能降耗,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优先选用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加强煤炭终端消费总量控制和全过程管理,推广应用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增加高效低耗机组建设,全力推行锅炉除尘技术,减少颗粒排放。要限制新建燃煤电厂,将主城区和工业园区纳入“禁燃区”范围,推进“禁燃区”内燃煤锅炉与清洁能源改造,逐步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三是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距离遥远。针对能源需求和资源供给逆向分布的现状,通过建设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的特高压智能电网链接大型能源基地及主要负荷中心,对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国家层面,规划建设网架坚强、广泛互联、开放互动、高度智能的新型电网,以适应风电、太阳能间歇性、随机性特征,提升清洁能源并网、配置和消纳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在城市层面,加快推进电力枢纽和中心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实现电网运行数据的智能采集调节。建成高效、智能、合理的配电网络,实现更迅速的故障排查、更稳定的电力供给以及可视化的作业管理。在居民层面,推广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智能管理终端,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分析、错峰智能调配、远程抄表等功能,建设智能用电小区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站。
    践行推广绿色消费规划。绿色消费模式是指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消费活动,是一种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具有生态意识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的统称。建立绿色消费模式,是绿色城市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是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绿色消费行为的实现离不开绿色消费理念的确立。要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使消费者认识到绿色消费既保护自身健康,又保护生态环境;既提高消费质量,又引导发展转型。要改善绿色消费预期,以保障基本消费为前提,建立阶梯电价、阶梯水价、阶梯气价制度,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要优化绿色消费结构,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抑制商品过度包装,鼓励使用节能照明、节能空调、节能冰箱。同时,完善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
    二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换乘体系完善高效”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全面增强城市绿色交通承载能力。要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提高公交路网覆盖率,制定快速通勤网络规划,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确立公共交通在通勤出行中的主导地位。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发挥轨道交通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换乘枢纽建设,实现地面交通间、轨道交通间、轨道和地面间“零距离”对接。要进一步完善绿色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人行立体过街设施、斑马线、公交接驳点等配套设施,完善城市商业街区、居住区、购物中心的慢行交通条件,推进绿色慢行系统联网成片。
    三是促进绿色产品供给。发展绿色消费,促进绿色供给是前提条件。要加大安全、放心、绿色农产品供给力度,依托绿色农场、标准化生产链、大型超市,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肉类、果蔬、蛋禽等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促进绿色农产品消费。要积极培育绿色家居产品市场,完善绿色建材、绿色家具、绿色家电的质量标准体系、检测认证体系,市场准入体系,切实保障家居产品的绿色安全环保性能。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小排量等环保型汽车,加快充电站、充电桩、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在研发投入、金融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购买使用节能汽车的财政补贴力度,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绿色城市是城市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只要我们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觉、“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担当,奋发有为,善做善成,绿色城市的蓝图一定能变成现实,美丽中国也一定能如期而至。

来源: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