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暨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应用交流会圆满举行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5年4月15日
  • 浏览次数:3248

   

    2015年4月1日,中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暨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应用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在上海正式开幕。

    交流会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主办,日本藤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协办。交流会邀请了国内和日本专家结合行业政策、规范标准、标准设计以及工程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并组织现场参观。来自全国各地500余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领域设计、施工、预制构件生产、房地产开发、行业管理、科研等单位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参加本次交流会。

交流会开幕式

    开幕仪式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叶明、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陈宁处长、标准院院长助理曹彬、标准院总建筑师刘东卫、日本藤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筑技术研究中心第一建筑部部长佐佐木仁等相关中日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标准院标准设计事业部部长詹谊主持。

会场

会场

陈宁处长

    在开幕式上,陈宁处长表示:上海作为实行住宅产业化的先锋城市,今年实行装配式建筑项目将达到50%,并逐年提高占比,推动实现全面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些指标的要求,上海市政府和各部门都在制定政策,而这次的交流会正好提供了契机,中日有关方面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介绍和分享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经验,将对促进上海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曹彬副院长

    标准院院长助理曹彬女士介绍:近年来,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快速发展,自住建部颁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以来,各地陆续出台了地方性标准。在此背景下,标准院组织举办此次交流会,旨在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的技术水平与质量,促进我国住宅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同时她表示,标准院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两本产业化领域技术基本法的主编单位,在发展住宅产业化方面有众多优势:前沿理念体系、领先技术优势、行业领军人物、典范创新实践等,标准院在住宅产业现代化领域已经形成了从标准制定到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部品咨询与应用、内装设计与施工、BIM运维与管理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在国内独树一帜。

叶明处长

中方相关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叶明处长在演讲中表示:当前我国的房屋建造仍普遍存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鉴于此,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多次强调加快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如今,我国在发展住宅产业现代化方面已取得良好的开端:方向越来越明确、试点带动效果明显、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产业聚集效应凸显,还有各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的建立,这些已经大大促进并带动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但叶明也强调,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就是概念上的认知问题,什么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它并不简单地等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装配化,不能仅仅用一些预制率、预制构件等来代替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叶明认为现代的科学技术+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才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概念,“没有技术就没有产品,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所以建筑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需要以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替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核心是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突破前期成本提高、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上的瓶颈。叶明建议:在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建立推进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工作;遵循市场规律;研究体制机制;培育龙头企业;激励技术创新;最后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刘东卫总建筑师

    标准院总建筑师刘东卫在报告中提出,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从目前我国的住宅产业化的生产和建造工程来看,没有处理好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很多方面不太符合长久、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规律。他提到,在之前的调研中发现,我国在进行预制混凝土的建造中,大量的实际管线是埋在混凝土里面的,而施工方面安装的又不好,这就面临着现场因为接不上而大量剔除的现状,这样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存在隐患、房屋使用寿命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指出,实现从资源消耗性大量生产和拆除的方式向资产可持续型的整体转型是最重要的方向和战略,需要以设计和建造为重点,关注对未来的使用和维护,整体的提高品质,实现更加长久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生产和建造方式的变化,符合工业化生产,体现工业化生产的合理化、标准化、组织化等基本特征。

    其次,他特别提到内装产业的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刘东卫说:“我国当前在发展住宅产业化时,侧重于建筑主体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而实际上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内装产业将会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他强调:内装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内装产业化技术和填充体内装技术两方面的结合。内装产业如管线、设备、厨卫等,这个产业一旦发展,将会对国家的经济、对建筑行业整体的拉动、对房地产的支援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他指出,现在中国相关行业的实践比较多的是主体结构,但主体结构也过于侧重PC,而实际上,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绝不是一条路,它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道路。从西方国家发展进程来看,我国也可先发展一种工业化通用的建筑体系,然后是主体结构的工业化和产业发展加上内装部品产业的发展。一定要用最基本的工业化思维和前提来理解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新型工业化才能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在之后的专题报告中,来自标准院的顾问总工李晓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赵勇、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蒋勤俭、标准院标准设计事业部总工程师高志强和标准院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总工程师肖明等作专题报告,分别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基本概念及技术要点、技术标准的实验研究、施工和验收部分的内容、一系列图标图集的解析、装配式剪力墙住宅设计及预制墙板图集做了详细的讲解。

日本藤田公司的专家介绍经验

    4月2日,来自日本的藤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藤田)建筑技术研究中心第一建筑部部长佐佐木仁博士、藤田PC技术顾问三瓶昭彦先生、藤田中国事业部部长石嵜仁先生和藤田PC技术顾问小早川敏博士,详细介绍了日本藤田公司在发展PC产业方面的经验。日本在PC产业发展和住宅产业现代化方面已经发展了许多年,进入发展成熟期,经验丰富,作为日本首屈一指的藤田公司在这方面有着自己完整的体系,此次交流会邀请日本专家介绍他们的经验,能够让与会人员对PC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实施有更深的理解。最后,在交流会的现场,主办方还安排了四位日本专家进行现场答疑,与参会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问答环节里,参会者纷纷向专家提问,就住宅产业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

佐佐木仁博士

三瓶昭彦顾问

石嵜仁部长

小早川敏博士

现场参观项目

    4月3日,主办方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上海城建有限公司,讲解人向参观人员详细的介绍公司的具体运作,参观人员纷纷拿出相机进行拍摄,并与现场工人进行交流讨论。

参观现场

工人施工

后记

    三天的交流会一晃而过,相信许多与会人员都意犹未尽。在前两天的交流会现场,中日专家作相关的专题报告时,现场与会人员聚精会神。专家的讲解声响彻会场,并不时地传出相机拍照的咔咔声,与会人员不仅认真听讲也不时地进行拍照记录,以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在提问、答疑环节,与会人员纷纷发言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在最后一天的参观过程中,与会人员更是拿出十足的精力,对现场施工作业进行研究与记录。三天的交流会虽然时间不长,但在促进中日关于住宅产业现代化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这三天的学习让他们收获了更多,对产业现代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以后的实践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从云南远道而来的吕先生表示,参加此会让他开拓了思路,也对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方向,他相信未来住宅产业化一定是发展趋势,这次的交流会填充了自己对这方面的空白,回云南后会好好研究,并争取早日运用到实践中;而来自深圳的谷先生参加此次交流会的主要原因是有日本专家的报告,他说:“日本在产业化发展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日本的PC发展已经进行了大半个世纪,他们在这方面还是很有话语权的,这次听说有日本专家来专门进行讲解报告,我就马上来了。”来自天津的王先生表示对藤田公司很感兴趣,而且觉得现场进行参观的项目也很有必要。他表示,理论上的知识再丰富详细也不及现场参观更加实际,现场参观可以让自己对项目的理解更加明了,更加值得学习。

    住宅产业现代化或者说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已经势在必行,国家也在不断地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化的发展。标准院此次主办的交流会,促进了国内建筑行业人士对产业化的理解,为今后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来源: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