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报告看智慧城市发展“两破两立”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5年3月17日
  • 浏览次数:1655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智慧城市热潮升级。如果说2012年以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属于企业主导的自主探索与自发作为,那么2013年初的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则是政企联盟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标志。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首次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等等,旨在通过互联网+,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借助技术,实现智慧城市纳入国家级战略规划,代表智慧城市建设上升至国家行为。而2015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治理智能化的人本管理模式。

  一、智慧城市进入攻坚克难的新常态
  社会新常态下的两化融合,使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支撑点和着力点,城市的属性赋予城市数据化、平台化、开放化功能。智慧城市建设通过顶层设计、技术主导、人文架构、理念融合等,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扩张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除了迫在眉睫的能源枯竭、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城市安全等问题,城市文化、城市转型、产业经济等对城市的聚集式发展也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智慧城市的使命在于打通技术的壁垒,链接人与技术。国内智慧城市的实践者国脉互联董事长杨冰之曾经提出:智慧城市不是万能钥匙,但要有时间观。时间包括城市服务的高效,信息技术更迭的快捷、智慧城市本身的机遇以及人与技术在时间轴上的叠合。今年政府报告指出:将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发展智慧城市,未来该市场规模估计在4万亿人民币,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整合和交互,使技术必须深刻面对城市运营与人的和谐。

  新常态标志一:粗放概念升级到落地实施。
  按照三元世界理论,城市是物理、虚拟和精神的复合体,单一的物理世界已经不能支撑城市未来,而虚拟空间与信息数据的转化和渗透,使智慧城市逐步剥离概念层面,向全面实践层过度,通过政策支撑、政府推动,从而形成一个新型产业形态。从2014年起,智慧城市建设的上层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以《规划》为奠基,后续陆续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以及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文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路径、工作重点都做出了明确界定,智慧城市的标准也随之推行。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逐步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城市一体化推进效应愈加明显。

  新常态标志二:更注重应用的垂直化。
  经历智慧城市的概念普及与粗放型实践,智慧城市正在不断调整主体格局,拓展民生类的智慧应用,从而解决这项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大、信息共享难、商业模式不清晰等诸多问题,无论是新晋申报的各地试点城市还是方心未艾的PPP模式,均从点面开始布局。在一座城市的顶层设计大盘之下,民生类的应用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旅游等将进一步垂直化壮大。从两大互联网大佬的提案可见一斑,李彦宏是“互联网+医疗”,抓住了民生大消费的入口;马化腾是立足于互联网的水和电,N被衍生出多种可能,无论是互联网+政务,互联网+交通,还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汽车,都与我们的城市格局息息相关。应用垂直化的另外一个大关注点是信息消费,来自工信部数据显示,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能带动GDP增长388亿元。互联网几乎覆盖了城市智慧化的每个角落,并不断向金融、电信、零售等城市民生的多个行业渗透,成为这些重点领域改革的技术推动力。

  新常态三:政企协同激活城市能量。
  智慧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城市要素、智慧经济与人文价值的组合,智慧城市建设周期长,不仅前期资金投入和基础建设任务繁重,而且需要调动财政、公安、交通、旅游等多个行政部门的协同配合,单靠任何一方单打独斗都无法系统支撑智慧城市蓝图。政企合作模式有利于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整合产业优势资源,促进服务型政府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健康发展;而企业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能整合、公共服务应用和智能管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智慧城市蓄积着千亿级市场,2014年起,国内外传统电子和家电厂商集中式轰炸展示家庭互联网概念产品;谷歌斥巨资收购NEST;城市与企业的全面战略合作等等,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都有政府力量做牵引。因此,政企协同能借助市场和资本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运营,既能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集成,又能增加城市管理的能力和品质。

  二、技术是智慧城市的神经
  互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化进程中大行其道,担任举重轻重的作用。在过去的2014年,诸多具有普适价值的新技术植入城市角落,以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和4G宽带为基础。4G的移动高速和便捷为智慧城市的应用普及奠定良好基础;云平台本身就是智慧城市的底层架构,随着云技术的逐步成熟,“云化”成为各地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关键支撑。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大量应用实现了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完成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飞跃。技术实现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应用,目前在技术上尚有几个突破点正在强势崛起,需求突围。
  突破点一:数据中心处理能力。数据中心是智慧城市有效运行的基础,除了传统电信运营商相继启动大型数据中心,第三方供应商也纷纷加入到数据大战中,宁波政务云、贵州七朵云、重庆两江国际云等纷纷启动。数据中心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增加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至关重要,而如何打通并整合基础数据库也成为关键突破口。城市的条块分割为数据治理设置了天然屏障,城市生产与生活体系、经济与社会体系之间的互适性面临越来越大的张力。增强城市数据中心处理能力的关键是政府数据的分享与公开,各级政府掌握了全社会信息资源80%的数据,其中包括3000余个数据库,李克强总理对政府数据的表态是:公开。未来随着城市体量的增大、产生出大量数据,从政府决策到服务,从居民衣食住行再到城市产业布局,甚至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公开的大数据支撑下,变得更加智慧化。
  突破点二:移动互联网的触发能力。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结合的产业,也是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与移动智能应用的自然延伸。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环节,移动终端、LBS、基于位置服务的普及和互联网的物联网化,都将给大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要关注的是,技术只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层面,在新的格局和形势下,移动互联网如何既成为网络管道,又成为城市生活的触发点,需要多种变量,其中政府如何转变城市管理思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三、人是智慧城市的灵魂
  一座城市的人民代表一座城市的精神。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形态,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资本为后盾,不仅强调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同时重视城市的全局发展,重视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城市全面升级。智慧城市建设要立足长远,以人为中心,只有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洞察人的需求、人的存在、人的情怀,才能赋予技术市场价值与人文价值,延续技术的生命活力。因此强化人与技术的互动,在建设中首先考虑公众的感受,公众感受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从用户感知、用户便捷的角度落实城市建设。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人的智慧,紧紧围绕人的实际需求,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才能发挥作用,实现城市的智慧化运行。未来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物相连的智能技术,更要致力于实现城市主体与市民大众的合作互动。

  四、实现人与技术和谐的路径
  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民生工程、系统工程,既要顶层规划,也要科学落地;既要关注生态文明,也要关注人文要素,使城市成为服务多元化的魅力集合体。综合而言,要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应重点关注“两破两立”。
  首先要破技术主导,立生态主导。生态文明体现人与技术的合力。当我们在感受城市经济腾飞喜悦的同时,也在承受资源环境的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人们不得不正视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各种生态问题,气候变暖、污染常态化逐渐显现。城市由物质、能量和信息共同组成,只有正确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维护动态平衡。生态是一座城市的能量,在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更加关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与技术的和谐将通过城市完善的表层反馈出来,包括不断完善环境能源监测体系、能耗控制体系、污染排放监测体系、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设等等。
  其次要破传统思维,立“互联网+”思维。城市因人而生,智慧城市的未来是多元化的未来;而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技术的界限,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底层要素,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八次提到“互联网+”,充分表明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离不开互联网+。从服务、应用和表现功能来看,主要表现在智慧经济、智慧民生和智慧资源。
  智慧经济强调城市产业的优化升级,互联网+众多行业的环境已经很成熟,它引起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并重新利用原有的产业实现再升级;智慧民生的支柱是智慧型、人性化的城市服务,技术的介于是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升级,提高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便利性,推动城市服务的的高效运行,前面提到的两位互联网大佬的提案,都是在抢抓智慧民生的入口;智慧资源对接城市大生态,在信息社会,资源不仅限于有形,无形资源正在上升为结构性资源的核心,因此挖掘利用各种潜在信息资源,加强对高能低产的行业管控,并改进监测、预警手段和控制方法,使信息成为城市运转的管道;同时信息的另一层作用是对有形资源的影响,合理调配的水、电、交通等资源,供给均衡的官网、市政设施,帮助一座城市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目标。

来源: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