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5:综合风险防范、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5年3月11日
  • 浏览次数:1652

  第三次世界减灾大会召开在即、《联合国千年宣言》迎来“期末考试”、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有望取得新突破……2015年,对于国际减灾事业而言,将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而我国气象事业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世界减灾大会再开 
  2015年3月,每十年一届的世界减灾大会再一次回到饱受自然灾害袭扰的日本举行,预计参加会议的国家代表团数和总人数都将创下新纪录,而更为全球社会所共同期待的是大会期间所要发表的《后兵库行动框架》(HFA2)。
  虽然自然灾害一直是全球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但直到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才以决议方式,将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为了总结并检验该决议执行情况,1994年5月23日至27日,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横滨举行。130个国家和2000余名防灾专家出席了该次会议。横滨大会主要关注点是自然灾害本身,提出了“各国要加强协作,共同对付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的自然灾害”。
  2005年,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神户召开。来自150个国家、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其他组织的专家、学者共4000多人出席了为期5天的会议。大会在总结国际社会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差距基础上,审议通过了著名的《兵库行动框架》(简称HFA)和《兵库宣言》。首次强调减灾必须融入到可持续发展行动中,通过加强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减灾能力,降低灾后重建阶段的风险。
  经过25年的努力,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已经逐步建立起适合各自发展状况和现实需求的防灾减灾救灾模式。但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趋严重,区域性和全球性巨灾发生频率加大,由经济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全球互联性和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以及全球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再加上老龄化现象在许多国家日益凸显,可以预计,自然灾害风险及其影响的时空演变规律将发生重大变化。人们也期待着在日本仙台举行的第三次世界减灾大会能够为应对新的挑战提出路线图。

  《联合国千年宣言》迎大考
  2015年,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指标意义。2000年9月,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189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一致通过了“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简称MDGs)。该目标包含了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8项内容。
  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宣言——《我们希望的未来》中,首次增加了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穷背景下,减少灾害风险和提高抗灾能力的呼吁。根据当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趋势,该宣言特别强调了提高城市和社区抗灾能力的重要性。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3年4月5日发表的题为《距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还有1000天》一文中指出的,虽然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制定带动了各国乃至全世界确定首要任务,也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在世界各地,一方面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不平等现象还在增加,另一方面,受到“千年发展目标”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影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所承诺的增加发展援助、改善贸易条件、债务减免以及加强技术支援等方面大部分都还没有按期落实。因此,发达国家若不加倍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等目标将无法实现。
  《联合国千年宣言》和《我们希望的未来》作为各国政治领导人对本国人民和全球人类社会的庄严承诺,2015年将迎来一场期末考试。

  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更团结
  2015年,对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而言,更将是彪炳史册的一年。在《我们希望的未来》中,各国领导人再次重申:“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们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上升深表震惊。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之害,且已在经受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对此深感关切。在这方面,我们强调,适应气候变化是迫在眉睫的一个全球优先事项。我们强调,鉴于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质,所有国家都需尽可能广泛合作。”
  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前两名,中美两国共同宣布了两国各自行动目标的联合声明。声明中不但明确给出了各自减排的时间表和具体目标,更重要的是,双方共同认识到这些行动是向低碳经济转型长期努力的组成部分。
  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受来自于不同政治和经济利益集团的压力,中美两国长期被搁置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桌对立的两端,两国也因此一直承受着国际社会对多年谈判未果的指责。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布,打破了这一多年来形成的“被动”对立,不但为中美实现双方共同利益走出了建设性的一步,更为在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促成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议定书甩开了包袱。

  气象事业的新机遇
  展望2015年,围绕《我们希望的未来》所提目标,我国气象事业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全球范围看,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不可避免,世界各国都将面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加的风险。这些发生在局地和区域的风险,还将以灾害链方式加快影响的传播、加大影响的范围、加重影响的程度,对日趋复杂的全球社会和经济系统造成难以预测的损失。气象部门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报以及发生机理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气科学在长期面对复杂天气气候系统研究和实践中所积累的理论和方法优势,积极拓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紧密围绕天气气候灾害风险的特性,通过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在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公共安全和生活质量提高等领域实现趋利避害,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支撑。
  从区域尺度看,中国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符号为引领,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已获得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蒙古-俄罗斯草原之路等项目建设在2015年都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可以预期,“一带一路”的成功实施,在拓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会为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保障。但是,“一带一路”又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以荒漠化为代表的生态环境灾害不但长期制约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而发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沿线各国城镇和交通(铁路、公路)、物流(油气管网和电网)以及信息通信网络安全运营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相比而言,中国气象事业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也应该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科技服务。例如,应组织来自于高校、科研机构和气象部门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队伍,通过深入调研相关利益攸关者的需求,利用新型信息通信技术手段采集信息,结合自然和社会动态模型,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中的新兴综合灾害风险进行预警和动态评估。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城镇化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同时,也正面临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风险加剧的威胁。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极端天气气候变化风险格局已经改变。而与城镇化相伴随的土地利用、人口及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在改变其自身对天气气候灾害的暴露度和脆弱性的同时,也影响区域气候的演变。然而,城市气象无论在观测、理论和服务上都有其独特性。气象部门应抓住此次发展机遇,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大胆创新,深入分析研究城镇化和气候变化这对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构建融合城镇化社会规则与气候变化规律的理论模型,为合理规划中国城镇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015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期待,但实现这些期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创新,而这也许正是2015年气象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

来源: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