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建设报调查之三—— 做好点“石”成金三道考题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5年2月10日
- 浏览次数:1967
建筑垃圾处理一直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张考卷。难题有很多,钱从哪儿来?地从哪儿来?利益分割怎么管?河南省许昌市建筑垃圾处理从一开始就没有走传统的填埋消纳的路子,而是把资源化处理、合理回收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作为发力点,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小成本办成了大事业,管理的难点最终成为工作的亮点。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漂亮的建筑拔地而起。然而,随之而来的大量建筑垃圾却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成了城市环境保护的绊脚石。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的数据,2013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0亿吨,其中拆除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7.4亿吨,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2.6亿吨。目前,各地大多采用传统的填埋办法来处理建筑垃圾,这些办法今后将难以持续。建筑垃圾的处理成为城市光鲜外表下的“难言之隐”。
本世纪初,许昌市和许多其他城市一样,饱受建筑垃圾困扰,生态环境和市容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避免走上“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许昌市着眼长远,未雨绸缪,积极探索建筑垃圾管理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突出市场化运作,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形成了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政府角色“选择题”
许昌市中心的一处工地现场。由于规划的改变,原来的建筑物完成了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金石广场项目的大牌子已经立起来。挖掘机正在把地基中废弃的一块块水泥块运上一辆红色卡车。不一会,红色卡车从渣土坑里爬上来,开到一处设有污水循环系统的清洗装置上停下,全自动感应喷水装置喷出湿漉漉的水雾。几分钟后,卡车驶上了洒满阳光干净的马路……在这个城市,如今每一块建筑垃圾的“重生”之旅都像这样开始。
每年要面对数百万吨建筑垃圾产量,有序消化首先要有政策保障。早在2002年,为解决建筑垃圾私拉乱倒问题,许昌市颁布了市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多头管理往往是管理效率低下的主因,为此许昌市成立了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日常管理,查处私拉乱倒、随意堆放建筑垃圾等行为,并在一开始就把资源化利用作为建筑垃圾管理的方向。许昌市副市长王堃告诉记者,该市先后出台了《许昌市施工工地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对个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建筑垃圾的管理、收集、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作出具体规定,对建筑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建筑垃圾处理,有序清运是前提。政府如何作为,执行环节是关键。许昌市城管局局长张和惠表示,许昌市城管局作为建筑垃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坚持对建筑垃圾实行统一审批、统一收费、统一清运、统一利用的“四统一”管理。该局要求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到市城管部门申请办理《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和《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由清运企业统一将建筑垃圾运输到处置场地。同时,该局加大巡查力度,对重点区域实行严格监控,依法严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违规清运、私拉乱倒、超高超载、不封闭运输、抛撒污染等违法行为。特别是近两年来,为解决城区道路污染问题,许昌市城管局联合“四区一县”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以整治施工工地、渣土运输车辆、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辆为重点,开展道路污染综合整治,督促施工工地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硬化出入口路面,督促渣土运输企业实行密闭运输、为运输车辆加装GPS监控系统和限速系统,督促商品混凝土企业为运输车辆安装防遗撒设施,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抛撒、车辆带泥上路污染路面现象的发生。
为促进建筑垃圾管理的可持续性,经过充分论证和市场调研,许昌市主动走市场化运作之路,鼓励企业投资、参与公用事业。根据《许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08年,许昌市对城市建筑垃圾收集、清运和资源化利用实行特许经营。在公开招标中,许昌金科公司中标,独家获得许昌市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特许经营权,走上了富有特色的许昌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之路。
企业升级“必答题”
许昌市西外环的一处工厂。几十米高的“垃圾山”旁边,挖掘机一次次将建筑垃圾送入筛分机的料口,从各处工地上运来的水泥桩以及枕头大小的建筑垃圾,被筛选去除土、沙子以及其他轻质物后,经过进口履带移动式破碎机转眼间就被粉碎成小石块。随后,小石块经过振动筛、除铁器等设备的处理,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整个过程并不见大的粉尘和噪音。
特许经营权的实现为许昌金科公司投资改造建筑垃圾处置设备提供了法律保障,解除了企业投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后顾之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为企业投融资提供了动力支持。
记者在许昌金科公司建筑垃圾再生建材生产线看到,经过破碎、筛选工艺生产出的各种规格再生骨料最终被转化为绿色建材原料。一个4米多高的“机器人”,在生产线上“优雅”地转身,把制成的砖坯一层层像烤蛋糕一样摆好……经过专业的生产流水线,建筑垃圾最终变身各种形式、各种规格的砖材等,将被广泛用于市政道路、广场、住宅小区、公园的修建与美化,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一家从事渣土运输的小企业成功转型为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为主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最大秘诀是对科技研发的重视。许昌金科公司总经理李福安介绍,为了增强科技竞争力,公司与北京建筑大学、湖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院校联合建立了研发中心、实验室。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建成了河南省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国内首家专业开展建筑垃圾研发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是目前国内同行业实验、研发设备最齐全、最先进的研发中心。公司已获得专利31项,参编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循环再生建筑材料流通技术规范》等多部国家和行业标准。
目前,许昌金科公司有8大类50多种再生产品,再生产品完全达到和超过了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线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工艺路线、技术装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实现了绿色生产、环保生产。该公司目前年产值已达2.2亿多元,年消耗建筑垃圾400万吨,由此许昌市市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率超过了95%。
市场对接“算术题”
科技广场项目被认为是许昌市未来的“城市名片”,记者在该项目施工铺装现场看到,各种颜色的地砖拼接在一起,活泼生动不失大气和品位。河南卓政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广场项目部经理李志浩告诉记者,与花岗岩地面相比,再生地面砖最大的优势是颜色漂亮、透水性好、防滑,走在上面脚感好,对于爱好广场舞等户外活动的许昌人来说尤其“中意”。
产品的推广应用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产品销路不畅也是目前许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困境所在。市场化必须要做“算术题”,能赚钱才能发展。为了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许昌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意见》,通过财政、税收、投资等经济杠杆支持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要求对全部市政工程、政府投资工程等能用未用再生产品的项目,不予审核图纸,不予工程验收。这些配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打铁还要自身硬。许昌金科公司把市场对于该公司产品的认可视为生命。该公司主动适应市场,根据建筑垃圾特性和当地城市建设的需求,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公司技术工艺装备情况合理布局产品品种,安排生产计划。该公司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在工艺技术、质量检测等多方面齐抓共管,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率100%。再生产品已被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认定为“新型墙体材料”,被河南省发改委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各类再生产品已在许昌城乡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变废为宝全产业链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垃圾私拉乱倒、围城堆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有效改善了城市市容和人居环境。仅就解决建筑垃圾简单堆放、填埋问题一项,每年就节约土地500多亩。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投入使用,降低了市场对传统建材的依赖,减少了对沙石等天然资源的开采,从源头上促进了节能减排。
管理的难点成为工作的亮点。许昌市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做法,已在河南信阳、安徽淮南、广东广州、江苏苏州等市推广。北京、哈尔滨、武汉、长沙等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的相关人员到该市参观交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
记者观察
创新成就“许昌模式”
建筑垃圾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利国利民,从市场的角度,其公益性大过经济性。既然加工工艺不复杂、大量建筑垃圾可以变废为宝,为何全国仅有5%的建筑垃圾被循环利用。可见有难点。
一方面,普遍存在建筑垃圾私拉乱倒现象;另一方面,资源化利用企业“吃不饱”,再生产品销售不畅。“成长的烦恼”让很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苦不堪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工信、交通、公安和土地等多个部门,有管理权的无执法权,有执法权的无管理权,协调起来难度较大。因此,顶层设计非常重要。
特许经营在燃气、供热、供水、排水等操作相对简单、回报率固定可观的市政公用行业比较常见,但在当时条件下把建筑垃圾推向市场实行特许经营则是许昌市的一个创新。许昌市下手早、下手准。
既然交给市场了,似乎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就不应该再问,管得越少越好。许昌市的做法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不仅出台文件为建筑垃圾的运输管理保驾护航,还主动为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创造发展环境,在技术上找“靠山”,为产品找销路。今天看来,这些做法大胆而合理。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许昌模式”,其实就是以创新为动力,主动出击,政府、企业、社会拧成一股绳,最终成就了“政府无投资、企业得效益、环境无污染”良性循环的经典案例。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15.02.05 记者 林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