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升级西部大开发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4年1月7日
  • 浏览次数:2005

    

    □记者 赵申

    这里拥有占全国1/3的国土面积和独特的“城镇化资源”。在“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广袤的“大西北”正是“两横”的“路桥通道”,正是跨越欧亚两大洲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拟定的一系列政策的加紧落实,以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西部城市群崛起将“激活”升级版西部大开发战略,未来5000亿元的投资将串起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巨大潜力。

  西部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
  西部大开发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光辉历程,然而,西部地区一直以来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中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今年7月出炉的《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显示,尽管经济发展增速连续多年领跑全国,但2012年西部地区所含12省区市的GDP总和却只占全国GDP的19.75%。
  西部发展过缓的症结何在?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指出,西部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城市缺乏和城市化率过低。他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靠城市带动的,城市是经济要素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的辐射源,为了促进西部实力上台阶和人民生活大改善,就一定要重视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据统计,2012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2.57%,城镇化发展呈现“东高西低”格局,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56.4%、53.4%和44.9%。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落后十个百分点。另据《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我国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在东南地区呈绝对集中的分布态势。排名250位以后的城市几乎完全集中在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地区。进入20强的西部城市仅成都一座,而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西安列全国第36位。

  城市群雏形已现
  数据的落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尚有潜力可挖。
  十多年来,西部地区凭借资源优势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崭露头角,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恰恰是目前落后于东部的城镇化率,反倒可以为西部地区提供资源以外的“城镇化资源”优势。《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曾预计,在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23个城市群中,西部地区占据10个,几近全国总数的一半。
  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认为:“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在一些环境条件不错的地区,生态承载力比较强,人口聚集到了一定规模,各种资源与要素比较丰富的地区,适当培育多个城市群很有必要。”
  随着新一届政府诸多国内经济发展新论述的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成为未来指导西部地区发展的新纲领,而这也被认为将铸就升级版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事实上,以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为主导的城市群已渐现雏形。12月16日发布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西部地区城市化率有加速趋势。与2011年相比,2012年西部地区城市化率提升了2.23个百分点,远高于1.3个百分点的全国平均水平。更有人推断出西部地区城镇化惊人的提升空间:按照近年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计算,该地区每年有500多万人转为城镇居民,每年至少释放5000亿元消费需求。

  交通和水利将成建设热点
  尽管城镇化前景良好,但在经济学家刘以雷看来,最根本的是要有产业支撑。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尽管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集群发展落后,经济地位与资源地位不符。近年来,西部地区发展起了一些小城镇,但由于缺乏产业支撑,运作成本太高,产业空心化严重,反而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起到基础性作用。根据2011年的城市建设统计数据,西部地区的道路面积存量为中部地区的1/2、东部地区的1/7。“国家虽然加大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偏僻的地理位置,致使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行业仍然不够发达,信息仍相对闭塞,没有充分发挥出资源优势,没有完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刘以雷表示。
  城市公共保障程度不高也是西部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仅以用水为例,全国城市用水普及率为98.83%,而西部地区除个别省区外,城市居民用水普及率均低于全国水平。
  根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公告,2014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着力解决西部地区交通和水利两大“短板”问题。
  “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位铁路工作者表示。
  刘以雷指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于整个西部未来城镇化进程的意义,就在于在各城市群之间拉起一根纽带,使其成为西部城市群之间,以及这些城市群与周边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润滑剂”。

 

                                                                摘自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