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相关数字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1年3月30日
  • 浏览次数:4338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年前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提出了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目标和政策建议,其中有大量具体的数字表述: 
  
  ——2030年城市化率65%
   
  从国际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对应关系来看,当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大约在65%左右。假如未来20年中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到203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3000美元左右。如果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步消除阻碍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和其他障碍, 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应该能够达到65%的水平。 
   
  ——20年,4亿人进城落户
   
  从“十二五”时期开始起步,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半城市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从2010到2030年基本解决已经在城市中的以及未来进城的4亿农民工及其他们愿意留在城市生活的家属的市民化问题,实现农民工从进城到落户,与城市原有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2万亿元
   
  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报告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约在1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我国未来每年为解决2000万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投入2万亿资金。 
   
  ——960万平方公里,3%的未来可利用空间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空间,适宜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国土空间约为180万平方公里,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空间,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国土空间的3%,但这28万平方公里,现在也不能都开发,还必须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必要的空间。 
   
  ——建成区人口密度:15400人/平方公里,11500人/平方公里
   
  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密度越高,土地利用效率也越高。1980年到2008年,我国建成区人口密度从15400人/平方公里下降到11500人/平方公里。即便如此,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是最高的,2008年超大城市每平方公里集聚的人口为11500人,分别比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高出23%、18%、32%和63%。建制镇土地利用效率最低,2008年每平方公里集聚的人口只有4570人。如果我国的超大城市人口密度能达到1980年的15000人左右,而未来新增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那么土地供应是有保障的。 
   
  ——两横三纵
   
  从我国发展的国土空间全局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出发,应该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主要的城市群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的“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来源:建筑时报

更多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