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截留亿元地震重建基金 灾民新房成危楼(图)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1年1月12日
  • 浏览次数:5542

甘肃文县多处援建房质量堪忧。记者 郭煦 摄
甘肃文县多处援建房质量堪忧。记者 郭煦 摄

 

   甘肃文县欲将8000多万产业重建基金“借”给企业,且历时三年仍未到账。多处援建房质量堪忧,县里亮化工程却红红火火。甘肃文县是5·12地震重灾区,地震中倒塌房屋和无法再居住的危房占了总户数78%,受灾严重的碧口镇和中庙乡居民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地震后,国家为甘肃划拨了重建基金256亿元,均已划拨到位。

  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文县多处重建的灾民援建房不同程度出现质量问题,部分灾民无法入住,至今依然住在救灾帐篷里。国家划拨给文县的中央重建基金中,有8000多万产业重建基金至今没有发放,被当地政府变为借款,而当地政府却耗巨资搞亮化工程,居民直指该工程是面子工程,当地政府相关人员透露,亮化工程所用资金是中央重建基金的结余资金。

  灾民:

  多处援建房质量堪忧且数量不够

  在文县尚德镇任家坝村上任家坝社,记者看到,44户集中修建的灾民援建点已经建成,但许多房子有裂缝,有的承重的房梁已经断裂,不得不用角铁加固。一位正在做午饭的村民告诉记者:“质量这么差的房子,每平方米造价1000元。每户59平方米,室内没有设计厨房,冬天只能在室外做饭。”

  “在建设援助点时,没有经过公开招标,承建方是镇政府找的临时施工队,没有公开规划图纸,甚至没有工程监理。”任凤贤、韩国庆等村民称。

  援建点出现上述问题后,村民曾多次找到县政府要求对房屋质量进行鉴定。后经甘肃省建设工程设计研究院专家鉴定,结论为:停用房,无法使用。施工方桑繁荣和居民对此鉴定结果表示认可。桑与村民签署协议,给付每户村民修复加固费用3万元,协议书表述,桑给付该费用后,不再承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终身制责任及以后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

  村民们一直担心,质量有问题的房子住了很难保证安全,“如果再发生地震,这样的房子能挺住吗?”村民现场为记者砸开墙体,发现砖与砖之间很多处根本没有浇注砂石和水泥。

  援建房不仅存在质量问题,而且房屋数量也不够。据任家坝村民介绍,援建点申报计划是62套,结果只修建44套,人多房少导致很多居民至今依然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长期居住在帐篷里,很多人患了严重的风湿病。”一位村民说。

  像任家坝村这样援建点出现房屋质量问题的不是个例,在城关镇元茨头村清水坪社和中庙乡中坪村援建点,记者看到,房屋墙体和地面出现裂缝现象普遍存在,村民多次要求鉴定无果。

  碧口镇响浪村灾民援建点建成已经一年多却空无一人。村民谢某称,村民没有入住的原因是该工程是半拉子工程,建成后房顶没有上梁和瓦,根本无法居住,“上瓦要村民自己出钱,每户要一万多元,灾民根本拿不出来这笔钱,村民与镇政府理论多次无果,所以只能看着建好的灾民房闲置。”

  “我们这里与青川只有一山之隔,看到那里灾民援建点建设的漂亮整齐,我们很羡慕。”多位村民无奈地告诉记者。

  文县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解释说,部分灾民房屋质量有问题确实存在,县里已经协调相关施工单位对居民做了补偿。但任家坝村多位村民反映,补偿协议书已经在2010年3月与施工方签订,但至今未得到补偿款。

  企业:

  产业重建基金竟变成借款

  据记者了解,地震给文县当地企业带来了灭顶之灾,无法继续生产。国家为此启动重建基金救援,甘肃省灾后重建办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央重建基金拨付给陇南市(下辖文县)共5.2亿元作为援助产业重建。文县产业重建共计22项,中央重建基金8148万元,已经分别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三年拨付到位。

  这部分专项基金使用状况又是如何呢?

  文县白马风情寨是该县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每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地震发生后,因房屋倒塌被迫停业,政府将该公司定为旅游灾后重建项目,并按文县发改委上报的重建规划得到中央重建基金指标,白马风情寨先后完成了可研报告、设计规划、征地、环评审批和建设许可证等,共计花费10余万元做前期工作。

  2010年5月20日,陇南市发改委给文县发改委的批复文件称,为白马风情寨安排中央重建基金200万元,自筹407万元,请尽快办理拨付手续,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我们拿到文件后很高兴,多次找到政府和发改委,要求尽快划拨建设资金。”该公司总经理赵广田告诉记者,“前不久县政府终于同意给钱,但国家专项划拨的重建资金却变了性,变成了借款,县政府要求我们分三年还清,而且还要我们提供抵押物,地震后我们这里房屋都倒塌了,哪里有抵押物?”

  和赵广田的遭遇相同,碧口镇10家铁合金企业系当地招商引资企业 , 在 地 震 中 造 成 直 接 经 济 损 失6000余万元,企业损失经过层层上报,列入中央救灾计划,文县政府计 划 拨 付 上 述 企 业 中 央 重 建 基 金3003万元。但至今企业未得到该笔基金。前不久政府下发文件要把该项基金变为借款,因没有抵押物,企业只能无限期等待。

  “没有重建的钱,我们只能在被地震震裂的旧厂房生产。我们10家企业安排近2000灾民就业,全年发放工资3000万元,上缴税收1500万元。”碧口镇铁合金企业负责人陈天新称。

  《文县中央重建基金项目年度实施计划》显示,中央重建基金分三年发放,每一年都有具体数目分配,可直到现在,45家工业企业和水电企业均未得到中央重建基金,记者采访的多位企业负责人证实此事。

  “仅产业重建这块中央基金就达8000多万,加上农业、旅游和灾民各类补偿款,文县政府至少截留1亿元左右中央重建基金。”一位当地政府未具姓名官员称。

  疑问:

  重建结余款打造亮化工程

  文县发改委办公室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中央重建基金产业重建部分确实没有发放,企业反映很强烈,县政府做法是错误的,为何这样做要问政府领导。”

  文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未按规定发放中央重建基金不是文县的决定,陇南市有相关文件。

  记者查阅陇南市政府(2010)61号文件显示,该市拟将中央专项重建基金变为重建工业发展基金,支持对象变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核算、行业优势明显、信用良好的全市各类所有制工业企业。将基金变成了借款。文县政府(2010)153号文件要求,工业企业借款期限为3年,借款到期后,由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配合一次性收回。

  “以企业名义争取的中央救灾专项建设资金,却被变性了。”陈天新称。

  甘肃省灾后重建办的工作人员朱虎民坦承:“陇南市的做法违反中央重建基金的使用要求,陇南市几次找过省重建办,想把专项基金改为发展基金,由援助变成借贷,我们没有同意。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对该基金在陇南市的使用情况很不满意,要求陇南市做出解释。”

  一方面,灾民援建房质量堪忧且数量不够,同时企业重建基金性质被改变,而另一方面,县城亮化工程却搞得红红火火。《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午夜的文县街路灯火通明,城区内所有建筑均霓虹闪烁。

  文县建设局办公室主任薛玉明介绍,该工程2010年11月完工,总计投资2600万,全部由县财政拨款。他承认,针对亮化工程,有不少群众反对,认为钱没用在刀刃上。

  一位当地群众告诉记者,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震后一些县级公路发生塌陷,至今没有修复;但县城道路两旁的楼房,均由政府装上了彩灯。这样的亮化工程其实就是面子工程。

  据文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张庆民介绍,亮化工程没有电表控制,无法确定用电量。这种做法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相违,为美化城市给财政和电企增加了负担。“政府强行压制,我们也没办法。”

  亮化工程的钱来自哪里?文县相关部门对此问题均讳莫如深。一位当时参与讨论修建该工程会议的政府官员称:“亮化工程用的是灾后重建的结余款,这是领导在会上定的。”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多
关键词
相关内容